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見崔湜哥哥的確很要臉,類似於這樣,其他官員也都摻雜進來,造就了現在這樣一種場面。李旦太珍愛自己的妹妹了,珍愛也沒錯,但一旦妹妹的慾望達到不惜以自己和兒子爲代價的時候,李旦就會手足無措。辭職後,李旦去了一趟嵩山,去找嵩陽觀內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潘師正的徒弟)。
李旦:“何謂陰陽,何謂得道,朕想要學習術數,不知道該從何做起?”
司馬承禎:“道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安肯勞心以學術數乎!”
李旦:“理身無爲則高矣,如理國何?”(對於身心,順其自然、不刻意作爲最好,那麼,治國該怎樣呢?)
司馬承禎:“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心無所私,則天下理矣。”(國家和身體其實是一樣的,順應事物的原理,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心地沒有爲自己私下的考慮,這就是治理天下的道理。)
李旦豁然開朗,嘆曰:“廣成之言,無以過也!”
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司馬承禎、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這十個人,被人們稱爲“仙宗十友”。說實話,仙宗十友水平參差不齊,裏頭有宋之問,也有陳子昂。陳子昂的後頭,是當朝的上書左丞盧藏用。同爲道家人,盧藏用就很不明白司馬承禎,他不明白,爲何一個人可以真的嚮往安寧和無爲,平淡地走過一生?
所以,盧藏用厚着臉皮找到了司馬承禎,指着遠處的終南山,道:“這裏就不錯,你何必去天台山修行呢?”
卻見司馬承禎忽然大笑起來,“像我這麼笨的人都看得出來,隱居終南山是混入仕途的捷徑啊,更何況大人這麼聰明!”
言罷,他飄然而去,回了天台,去過他的清淨日子。從這一天算起,道家開始影響唐朝的歷史了,一影響,就影響了兩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