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二章 十九歲纔出門闖天下 (第6/7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朝與道教頗有淵源,從朱棣尋訪張三丰到嘉靖廢朝求長生,其間不乏沉溺道術的皇帝。嘉靖的父親朱祐杭就是一個道教的鐵桿粉絲,從小對道家耳濡目染的嘉靖對道教的興趣非常濃。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他礙於內閣首輔楊廷和的面子,不敢肆意妄爲。雖然迷戀道教,但是有節有度,不至於過火。
二十五歲的時候,嘉靖還沒有孩子,於是他極其虔誠地陷入道教崇拜中,希望太上老君能給自己一個兒子。爲了表達自己的“虔誠”,他極力寵信道士邵元節,邵元節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順利地爲他“求”得一個兒子,不幸的是,孩子出生不久就死去了。孩子雖然死了,但嘉靖相信道教是靈驗的,可能自己的投入不夠多。於是,他加大投資力度。不久,邵元節又爲他“求”得一個兒子,嘉靖爲了表示感謝,在北京爲邵元節建造了一座真人府。
邵元節在榮華富貴中死去,另一個道士陶仲文接替了他的位置。用處女月經修煉長生不老藥的建議就是陶仲文提出來的,嘉靖對陶仲文的恩寵比起邵元節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封陶仲文爲“神宵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相當於全國道教協會主席。後又給陶仲文加少保、禮部尚書等頭銜,陶仲文的妻子獲封一品誥命夫人。陶仲文的父母也得到封贈,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爲了找到“藥引子”,嘉靖皇帝屢次進行海選,海選的條件是:女性,八歲至十四歲之間,處女。
如果說寵信道士還只是一種個人愛好的話,那也無可厚非;但是二十多年不上朝,將朝政全部交給奸臣嚴嵩那可是對老祖宗朱元璋極不負責了。一個費盡心力期望子孫江山能長治久安,一個不遺餘力敗壞江山社稷的根基,這個對比太鮮明瞭。朱元璋在天上看着這羣后代,估計會氣得直接從天庭自由落體——當然,如果有天堂的話,朱元璋肯定是拿不到入場券的,那他肯定得從地府裏鑽出來。
嚴嵩父子掌權之後,朝野上下一片烏煙瘴氣,這父子倆貪污腐化到了什麼程度呢?看看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的話就明白了,嚴世蕃曾經誇口:“朝廷不如我富。”
朱元璋、朱棣等人苦心經營的明朝大廈到嘉靖頭上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了,加上北方蒙古兵屢屢進犯,山東一帶倭寇猖獗,明帝國事實上已經飄飄欲倒,隨時都有崩塌的可能性。
當時的明帝國已經病入膏肓,各種絕症到了晚期,我們來看看那時的明帝國到底患了哪些絕症。
皇帝無道——皇帝作爲國家最高領導人,如果昏庸無道的話就會讓百姓失去信心,覺得這個國家沒希望,無道往往是亡國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