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二章 十九歲纔出門闖天下 (第7/7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吏治腐敗——官吏作爲皇帝的管理者,與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息息相關,明朝後期吏治腐化如同一堆爛肉,吏治的腐敗將會直接導致農民造反和國家衰亡。
國庫空虛——嘉靖皇帝奢侈無度,大興土木,而官員們貪腐成風,沒人管老百姓的死活。國庫一天比一天空虛,國家沒錢了,就意味着承受不起大的風險,隨時面臨着崩盤的危險。
農民起義——老百姓的日子沒法過了,自然會造反,造反爲了一口飯,要想老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得讓他們喫飽飯,但當時的明朝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了。
軍隊譁變——統治階層腐敗無能,自然會導致軍心不穩,軍人出來混,也是圖個好前途,如果沒前途的話,軍人們的想法會特別多。
邊境告急——蒙古族、女真族這些好戰的部落看到明朝這頭巨大的駱駝正在慢慢地瘦死,當然準備找準機會割幾刀,本來這些馬上民族就是做慣了強盜的。
自然災害——越到亂世,災害越多,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各種旱災、蝗災、洪災、地震輪番登場,大有不搞垮明朝老天不罷休的意思。
這些痼疾除了自然災害之外,其他的都是人爲,但是當時的明朝政府沒有能力解決好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所以,它的滅亡是註定的。只是這肥美的果實究竟花落誰家纔是最大的懸念——對於我們這些後人來說就不是懸念了。
但在當時很少有人能預測到結局。李自成沒能抓住這個機會,吳三桂也沒有能夠抓住這個機會,中原最終落入了順治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