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七章 皇太極的大清 (第1/2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改元稱帝圓滿結束後,皇太極效仿中原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同時任命了一批高官。孔有德被封恭順王,耿仲明被封懷順王,尚可喜被封智順王,俗稱三順王。
內部問題處理得差不多,蒙古也搞定了,皇太極感覺渾身舒坦,以前是強敵環伺,現在唯一強大的敵人就是明朝了。
天聰九年(1635年),時任都元帥的孔有德一直尸位素餐,終於做了一件實事,他向皇太極進言:“以卑職看來,歷史上大凡有天命的人,必定會得到天命之符。昔日,周文王聽到鳳凰在岐山上鳴叫,現在皇上得到傳國玉璽,這是非常吉利的徵兆。傳國玉璽歷經兩千多年,傳到陛下的手中,那真是陛下洪福齊天……”
孔有德拍馬屁的功夫絕對是一流的。孔有德一拍,大家跟着拍。這些馬屁全都拍到點子上了,皇太極最喫天命帝王這套。
爲了龍登九五之尊,皇太極含蓄地推辭了大臣的進言。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大家發現皇太極的表現很奇怪,還當着朝鮮使者的面拿出傳國玉璽,祭奠太祖時也拿出玉璽說事。滿族的這些大臣有點兒搞不明白了,先前你又拒絕了稱尊,現在爲何反覆拿玉璽說事。還是漢族的一些官員對形勢比較瞭然,中國古代,但凡涉及稱帝,新君們都會謙讓再三,不把這個秀作足,是不會斷然登基的。
大臣們再次進言,皇太極還是拒絕了。大臣們心想,皇太極老兄肯定是想把戲演足,於是接着進言。一遍兩遍三遍拒絕都可以理解,到了四五次就讓人懷疑了,太極老兄也許真不想當皇帝呢!
還是代善的第三個兒子薩哈廉聰明,他正在病中,皇太極探視他之後,他就對大臣們說:“只有諸位貝勒出面請求,他纔會稱尊。”
在薩哈廉的強烈建議下,諸位貝勒紛紛上書,請求皇太極稱尊。皇太極回答:“善。”
所謂善並不代表馬上同意,而是讓我先考慮考慮。所謂先考慮並不是真的要考慮,而是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皇太極深感權力高層人心不齊,所以讓薩哈廉組織一次高層代表會議,會議中主要討論思想和政治,在給官員們上夠教育課程後,在以范文程爲代表的大臣進言下,皇太極終於決定“順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