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七章 皇太極的大清 (第2/2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正式接受寬溫仁聖皇帝尊號,改國號爲大清,改元爲崇德元年。大清這個國號,皇太極是怎麼想出來的,現在的歷史學家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關於大清,傳說努爾哈赤曾經被人追殺,一匹大青馬爲了救他脫離虎口累死了,努爾哈赤當時對着馬的屍首說:“以後我建立國家,就叫大清。”
這個傳說很顯然是假的,因爲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把國號稱爲大清,只是稱爲大金。但很有可能這個故事是皇太極編造出來的,考慮到皇太極是一個擅長搞輿論和策劃的人才,這不是不可能的。也有一些學者認爲,大清既非來自漢語,也非來自滿語,而是借用了蒙古語,大清國的意思是“善戰之國”。
更離奇的是皇太極還創造出“滿洲”這個詞語,在皇太極之前,人類歷史上是沒有這個詞語的。
登極儀式開始了,皇太極在天壇前接受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者的朝拜,這些大臣紛紛行三跪九叩之禮。接下來是獻寶了,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寶物獻給寬溫仁聖皇帝。
就在大家都對皇太極頂禮膜拜之時,忽然有兩個不識時務的朝鮮使者拒絕行跪拜禮。這是很不和諧的,現場一度出現了騷動,許多人憤怒地表示,趕快把這兩個傢伙抓起來砍掉,估計這些人是爲了討好皇帝陛下。
每當大家情緒很激動的時候,皇太極總是顯得很冷靜,他非常淡定地說:“朝鮮使者羅德憲、李廓無禮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這是朝鮮國王對我們不滿的表示,他想激怒朕,首先挑起事端,殺了他的使臣,然後好陷朕於不義。不過,他太小看朕了,朕從不屑於逞一時之氣,朕不是一個瑣碎的人。就算是兩國交戰,也沒有殺來使的道理,所以,甭理這兩人。”
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將瀋陽改名爲盛京,並在此擴建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