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兒 (第4/23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史可法第一件事是奏請朝廷設立江北四鎮,安排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和劉良佐四個總兵鎮守這四個地方。這相當於南明小朝廷的外圍防線,史可法這麼做就表示對四大總兵的重視,將國家的國防任務交給你們了,你們儘可能地發揮潛力吧!
小朝廷剛剛組建,沒什麼銀子,所以防區內的軍餉問題由各個部隊自行解決。史可法當然知道這樣會讓士兵們不滿,他又開出了一個優惠條件:各位總兵如果能收復失地,這個失地就可以併入你們的防區內。相當於鼓勵大家擴張,爲了提高在外打仗將士們的積極性,史可法還建議朝廷給總兵們封伯爵,其中黃得功還封爲侯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也得以封侯。
一下子把許多將領們爵位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很不尋常,與其說是給他們好處,不如說是希望你們賣力點,再賣力點,一定要挽救大明這個公司。史可法當然很清楚,給這些將領們封侯,允許他們兼併土地的後果。這個後果我們不用想就知道,造就一批大軍閥。但出現這個後果的前提是大明公司沒有倒閉,對於史可法來說,只要大明公司不倒閉,其他問題可以日後解決。
史可法操縱全局的時候,馬士英有很強的失落感,這麼搞下去,朝政就控制在你史可法一個人的手上了。馬士英覺得,與其在鳳陽督師,不如回到朝廷,控制朝綱。
仗着新皇帝是自己擁立上去的,馬士英入朝之後,耍盡手段,終於把史可法趕出朝廷。
在馬士英的慫恿下,朱由菘於順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在南京正式稱帝,是爲弘光元年。第二天,弘光帝就迫不及待地宣佈馬士英爲兵部尚書,相當於取代了史可法的地位。
這個安排一出來,輿論一片譁然。大家紛紛爲史可法叫屈,說皇上啊,你怎麼能放着濟世良相不用,用跟閹黨有關係的人呢?
朱由菘當然不會理會這些,他選擇閹黨一方面是對東林黨不放心,另一方面確實是想自己放心淫樂,把朝政都交託給馬士英、阮大鉞這些人。不管朱由菘選擇哪個黨派,都註定了南明政權的悲哀,因爲最高領導者朱由菘就這樣。他寵信奸臣,無所作爲,沒有防備清軍,整日坐在秦淮河上的船上,沉淪在情歌豔舞之中,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據說,當時秦淮河上的燈船之盛,天下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
秦淮河兩邊的房子,雕欄畫檻,一片珠簾,粉紗紅帳,醉客熏熏,簡直是腐敗到了極致。
弘光皇帝就整天沉溺在燈紅酒綠之中,估計連老祖宗朱元璋都忘記了。真是要死也要快活,當時的形勢簡直危在旦夕,隨時都有亡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