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兒 (第3/23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士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奸臣,但奸臣一般也是正常人,結果我們已經知道,馬士英究竟爲啥立了福王呢?
說來非常有意思,只是因爲一個偶然的事情就讓馬士英下定決心立福王。到底是什麼事情呢?
這個偶然事件跟鳳陽監軍盧九德有關,盧九德是一個宦官,跟福王的關係非常好。在東林黨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就串通江南總兵高傑、黃得功、劉良佐,搶先一步擁立福王。這些總兵官都是粗人,政治上那些謀略他們不是很懂,但是擁立之功這個他們是明白的。總兵劉澤清看到這三人都舉旗擁護福王了,心想再不舉旗的話就遲了,跟着就加入擁立福王的陣營。
馬士英懵了,你們這些人怎麼就不跟我商量,我好歹是鳳陽總督,是你們的領導,我還沒表態,你們就先斬後奏了。馬士英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這些總兵們都是武夫,跟他們動嘴皮子沒用,如果還想要這些人聽自己的話,只有跟着大家一起把生米煮成熟飯。馬士英一拍板,皇帝的人選基本上就確定了。對馬士英來說,這是一筆不錯的買賣,自己沒有付出什麼,還可以憑着擁立之功當上丞相。
在馬士英的一手操縱下,朱由菘很快就進入南京,接受羣臣的朝拜。
在擁立這事上,東林黨失敗了,東林黨失敗不是因爲沒有能力,也不是因爲沒有勢力。確切地說,東林黨輸給了時間。他們不可能在福王渡江之前,把桂王接到南京,因爲桂王遠在雲南。
馬士英高明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立刻讓福王當皇帝,而是很有分寸地說道:“福王現在來到了南京,潞王和桂王還在偏遠地方待着呢!皇帝這個位子我們還是給崇禎太子留着,哪天太子回到南京,就讓他當皇帝。現在太子音訊全無,就讓福王暫且監國吧!”
這番話說得有禮有節,不服都不行。此時,一身是膽的史可法作出了妥協。
史可法平生最重的就是忠義二字,窩裏鬥可以先放一邊,大明江山的大局要緊。
史可法非常明白,大明這個公司已經接近破產的邊緣,要想讓它起死回生,必須採取一些非常措施,當然,這些措施並不能保證有很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