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康熙之死與雍正繼位 (第2/9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此君臣利害之關,終身榮辱之際,奴才雖一言而死,亦可以報知遇於萬一也。謹據奴才之見,爲我主子陳之:
皇上有天縱之資,誠爲不世出之主,諸王當未定之日,各有不併立之心。……我主子天性仁孝,皇上前毫無所疵,其諸王阿哥之中,俱當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爲忌,無才者以爲靠……
戴鐸極力慫恿胤禛加入爭儲行列,認爲這是關係榮辱的最重要關頭,康熙雖然是個聖明的皇帝,但是心中對太子人選始終沒有定奪。諸王鉤心鬥角,有不併立之心,也就是說如果其他人當上了太子,小心將來受損啊!接着,戴鐸誇讚胤禛德才兼備,深得人心,是大清優秀的CEO。總之,一句話,一定要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爲了幫助胤禛奪儲成功,戴鐸給他提出了三個重要的建議:第一,搞好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第二,搞好跟朝廷官員的關係;第三,培養人馬,收攏人心,壯大自己的實力。
戴鐸對胤禛真是忠心耿耿,他還說道:“庸衆的父子關係好處,但是英明的父親難相處啊!兄弟少,手足之情好處,兄弟多了,關係不好處!爲啥呢?跟英明的父親相處,如果你不展現自己的優點,恐怕會被他嫌棄,如果過於展現自己的長處,又會讓他心裏不舒服,猜忌你。兄弟多了,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想法,彼此之間爭強好勝,互相攀比,也不好相處。”
怎麼處理好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呢?戴鐸給出了四字箴言:孝、誠、和、忍。只有這樣才能左右逢源,各方不得罪。
胤禛是怎麼回覆的呢?我們不妨摘錄下來:
語言雖則金石,與我分中無用。我若有此心,斷不如此行履也。況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圖之舉乎?至於君臣利害之關,終身榮辱之際,全不在此,無禍無福,至終保任。汝但爲我放心,凡此等居心語言,切不可動,慎之,慎之。
從胤禛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城府之深。他首先肯定戴鐸的話是爲自己好,說的話也是金玉良言,但是卻對自己毫無用處,因爲自己根本沒有爭儲之心,如果有爭儲之心的話,早就不是這麼樣了。胤禛還說繼承皇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躲都來不及,又怎麼會去爭呢?至於君臣的利害關係,個人的榮辱跟這個毫無關係,無禍無福就是人生最大的福氣。從胤禛後面的兩個“慎之”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不想,而是這種事得非常謹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