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收拾父親遺留下來的攤子 (第4/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然雍正因爲苗疆之亂,生前曾後悔實施了改土歸流政策,但乾隆卻堅持這個政策是對的,應該說確實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膽識的。
張廣泗來到前線後,細緻入微地瞭解基層情況,總結出清軍的利弊得失,找出勞而無功的根本原因。張廣泗給乾隆上了一道奏摺,詳細分析了清軍的失誤,這些失誤除了大家衆所周知的將帥不和、指揮失當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輕敵,叛亂髮生後,地方官對事情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大家都以爲苗人叛亂不過是一陣風,很容易撲滅。二是戰略失誤,清軍雖然有幾萬官兵,但兵力絕大多數用於沿途佈防,這樣無疑是分散自己的勢力,真正用於打仗的兵反而很少了。所以,張廣泗強烈建議,集中優勢兵力,直搗對方老巢,擊潰對方主力。
乾隆看完奏摺,深爲信服,立即賦予張廣泗軍政大權,讓他放手征剿。
張廣泗在鎮遠糾集大軍,親自選拔精兵良將,對他們面授作戰機要。一切佈置好之後,兵分三路,一路進攻上九股,一路進攻下九股,張廣泗則親自率兵進攻清江。
乾隆元年春,張廣泗又增進八路人馬,陸續攻破許多苗寨,苗人不敵,紛紛躲進牛皮大箐。牛皮大箐並不是什麼牛皮帳篷,而是指苗嶺的雷公山,海拔兩千多米,苗人認爲雷公就住在這上面,在雷公山上面用牛皮搭建的住處就叫牛皮大箐。據說上面危巖刺雲,霧雨冥冥,極爲險峻,上面的苗寨綿延幾百裏。
苗人躲在這裏,以爲官兵不可能會爬到這上面來,盤算着等官兵走後,再下山活動。可惜,他們小看了張廣泗,張廣泗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他率軍團團圍住各個出口,一步一步進逼苗寨。
張廣泗不避險阻,誓要平息苗人,到處搜捕和追剿,苗人苦不堪言。更讓苗人崩潰的是,張廣泗居然發出一道命令:苗人如果捕殺了一個苗人,就可以免罪。這樣一來,許多苗人自相殘殺,還沒交戰就已經發生內亂。苗人被捕殺被餓死的不計其數,到了秋天,清軍攻破一千兩百多個寨子,赦免了三百八十八個表現良好的寨子,斬首一萬七千人,俘虜兩萬五千人,繳獲武器數不勝數。
鬧騰了一年多的苗疆之亂終於平息了下來。
乾隆點將表現出了一個君王慧眼識人的一面。
<h2>邊疆要安撫</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