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彈壓“暴民”不手軟 (第3/10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爲這事把乾隆說成是一個暴君,歸根結底他是一個封建統治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維護統治出發。譬如乾隆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相當於免掉全國一億五千萬兩白銀,他還三次免掉漕糧一千萬石,這些做法在中國古代都是極爲少見的,但這不代表乾隆愛民,只能說他深諳統治之術。與此相反,對於那些膽敢叛逆的刁民他也毫不手軟,不是斬立決,就是凌遲處死。
<h2>取締大乘教</h2>
領教了乾隆的“兩手政策”(一手施恩,一手施威)之後,我們再來看看乾隆是如何對待民間那些祕密宗教的。對於皇帝來說,宗教只有兩種,一種是正教,一種是邪教。所謂正教就是對統治有利,或者至少是無害的,所謂邪教則是禍害國家、危及社會穩定的宗教。
乾隆前期,天下雖然太平,但遠遠沒有達到聖王統治下四海昇平的境界,人民的反抗也一直沒有消停過。這些反抗組織大多僞裝成宗教形式,我們知道朱元璋就是依靠明教發家的,宗教是一種很有煽動性的組織,對乾綱獨斷的乾隆來說,這是需要格外警惕的。
當時,比較流行的地下宗教有大乘教、羅教、宏陽教、收元教、長生道等,這些地下教派跟白蓮教和明教有許多相似之處,組織嚴密,主張偏激,帶有濃重的神祕色彩。其中,以大乘教的傳播最爲廣泛,這個大乘教跟佛經原義中的大乘教完全是兩碼事。
乾隆十一年三月,貴州總督張廣泗密奏乾隆,妖人張保太的黨徒流入貴州、四川,請求下令緝拿。張保太是雲南大理雞足山人,大乘教的創始人。康熙年間,張保太就開始在雞足山上傳教,自取法名“道岸”。康熙二十年,張保太創立大乘教,自稱“西來教主”。張保太創立大乘教的時候,正值平定三藩之後,當時中原百姓飽受戰亂之苦,紛紛渴望“明主”出現,所以說張保太從創教開始就是不懷好意的。
作爲一個教主,張保太是成功的,他很快就把大乘教“發揚光大”,全國各地都有信徒。終於,他引起了雍正的注意。雍正八年,張保太被逮捕,本來是準備把張保太等人處以絞刑的。後來乾隆登基,天下大赦,張保太悔罪回鄉,繼續在暗地裏從事傳教活動。
乾隆六年,張保太西去,教主的職位由繼子張曉接掌。不過,張保太的再傳弟子劉奇能力更強,很快就取代張曉成爲教主。劉奇當上教主後,以雲南、貴州、四川爲大本營,開始向全國蔓延滲透,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
張廣泗上奏之時正逢大乘教呈燎原之勢,這個奏章引起了乾隆高度的重視,他批示張廣泗,對這種事一定要嚴懲不貸,儘快抓住禍首,永除禍患,脅從的人不要追究。
隨後,乾隆下了九道諭旨,指示雲南、貴州、四川、江蘇、直隸、湖廣、江南、江西、山西等地通緝大乘教的大小首領。雲南總督張允隨首先發力,逮捕了張曉和劉奇的徒弟劉鈞、楊聲等六個重要的人犯,張曉和劉鈞被凌遲處死,楊聲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