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千古一病文字獄 (第1/1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浙一帶是文字獄的重災區,一柱樓詩案也是發生在江南。這起冤案非常恐怖,不光牽連了許多活着的人,還牽連到死去的人。在乾隆後期,人們提起這個案子無不心驚膽戰,這個案子與康熙朝的莊氏史獄、戴名世的南山案和雍正朝的查嗣庭案,並稱爲清代四大文字冤獄。
<h2>嚇死大臣的僞稿案</h2>
在古代,貪污受賄也許不算是大事,但如果文字有問題,那可是天大的事情,清代尤其如此。什麼錯誤都可以犯,就是別在文字上犯錯,那可是要抄家滅門的。
這不,乾隆十六年本來好好的,莫名其妙就出現了一件讓人恐怖的事情。大家知道,孫嘉淦在雍正朝就以敢於直諫聞名,應該說是一個敢於說真話的好官。當年雍正對兄弟們痛下殺手,孫嘉淦就諫言讓他“親骨肉”。雍正雖然惱怒,但細細一想,覺得這個人爲官正直,值得重用,反而提拔他。
到乾隆時期,孫嘉淦已經當上了工部尚書。本來乾隆也挺重視他的,沒想到這一年發生的事情改變了一切。當時社會上流傳着一份奏稿,大家爭相傳閱,這份神祕的奏稿最後傳到了乾隆的手中,由此引起了清朝的一起特大奇案——僞稿案。
而一向膽大直言的大臣孫嘉淦竟被活活嚇死。我們不禁好奇,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奏稿,居然可以把一個好端端的活人嚇死?
乾隆收到這份奏稿是在乾隆十六年八月,批到雲貴總督碩色的密摺時,摺子裏掉下來一張紙,正是那份傳得沸沸揚揚的奏稿。乾隆拿起來一看,越看眼睛越大,他憤怒地猛擊案桌。冷靜下來以後,乾隆知道這個稿子雖然署名是孫嘉淦,但肯定不是孫嘉淦寫的。這個奏稿文字粗鄙,顯然是沒什麼文化的人託孫嘉淦的名字寫的。
僞稿中充斥着大量誹謗朝政的言論,而且捏造乾隆的硃批。乾隆覺得這背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陰謀,決心把這個重大的政治犯揪出來。當然,乾隆指示軍機大臣們,這事情不能走漏了風聲,最好在無聲無息中找到幕後黑手。
乾隆年輕時的偶像是唐太宗,所以對魏徵式的官員有一種葉公好龍般的嚮往。還是皇子的時候,乾隆就特別敬仰孫嘉淦,等他當了皇帝,立即提拔孫嘉淦爲吏部侍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讓孫嘉淦監督百官。剛開始的時候,孫嘉淦也經常給乾隆諫言,那時乾隆多少還聽得進去,甚至當着朝臣的面誇獎孫嘉淦。乾隆三年,乾隆提拔孫嘉淦爲吏部尚書,後來又讓他當直隸總督,大有把他扶上丞相的意思。孫嘉淦後來又升爲協辦大學士,應該說孫嘉淦的前景一片光明,直逼鄂爾泰和張廷玉。
可能正因爲孫嘉淦敢於直諫的名聲,有人居然冒充他的奏摺辱罵當今皇上。乾隆當然知道他是清白的,也告訴他不必擔心。但孫嘉淦自己害怕啊,他怕這事遲早會牽累到自己,是啊,這個歹徒爲什麼誰都不冒充偏偏冒充自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啊!自己這次恐怕難逃懲罰了,就這樣,孫嘉淦越想越怕,時間一長,居然驚嚇而死。這太荒唐了,也毀了他從前膽大的名聲,可見,在封建社會里沒有一個大臣的膽子是真正膽大的,即便是魏徵,未嘗不是提着腦袋跟唐太宗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