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嘉慶猝死之謎 (第1/4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上在重病之中,熱河上空雷聲隆隆,電光交錯,讓整個熱河行宮籠罩在一片恐怖而神祕的氣氛中。大家似乎都預感到將有大事發生,這一次皇上應該是凶多吉少了。嘉慶的面色在電光之下顯得更加蒼白,一片死氣,嘉慶知道自己逃不過這個鬼門關,無力地招手。大家知道,他是想安排後事。
<h2>難得奢侈一次</h2>
嘉慶之死又是清廷的一樁懸案,用暴斃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從發病到死亡前後只有一天。嘉慶死後,各種流言紛紛而起,有人說嘉慶是痰塞氣管窒息而死,也有人說嘉慶是跟太監廝混的時候被雷電劈死……
嘉慶到底是死於何因?還是讓我們從他六十大壽說起吧!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是嘉慶的六十大壽,也就是古人所謂的甲子之年。經過二十多年的辛苦,帝國終於安定下來,各方面也正在恢復。想到自己馬上六十大壽,嘉慶決定得好好慶祝一下,這一次不能再節儉了。
不過,嘉慶仍然非常擔心奢靡之風捲土重來,爲了避免內外大臣以祝壽爲理由層層搜刮,嘉慶提前一年跟他們打招呼:“來年就是朕六十華誕……只是現在吏治不純,民風未正,朕心懷愧疚。況且朕天性崇尚節儉,來年仍不舉行煩瑣的慶典儀式。通知各省,所有的金玉器物一概不準進呈……”
儘管嘉慶希望在最大限度內保持節儉,但對於這甲子壽誕還是相當重視的,六十歲相當於一個甲子週年,所以嘉慶在詔書中暗示: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裏,即使不能辦得過於奢侈,至少也得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嘉慶還打算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以此來彰顯自己的皇恩也是相當浩蕩的。
嘉慶會做什麼好事呢?父親乾隆就是榜樣,乾隆六十大壽時曾普免全國地丁銀兩,至今老百姓仍記憶猶新。嘉慶當然也希望像皇考一樣出手大方,讓天下百姓稱頌。但是,乾隆當時正值盛世之巔,國家富有昌盛,乾隆有這個本錢也有這個底氣普免天下錢糧。但是以嘉慶治下的國力和財力,顯然無法做到這點。
做不到普免錢糧,嘉慶退一步,宣佈免去天下歷年的欠糧,合計起來也有兩千多萬兩銀子、四百多萬石糧食。那些沒有虧欠的省份豈不覺得有些冤枉?嘉慶是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四川和貴州兩省沒有積欠,特免除這兩省第二年稅收的十分之二。
從嘉慶的所作所爲看,他非常希望給後人留下明君的形象。普免積欠,是一件讓老百姓感恩戴德的好事,讓很多人擺脫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