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嘉慶猝死之謎 (第2/4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初六,正是嘉慶的六十大壽。雖然嘉慶事前不讓宮中舉行盛大煩瑣的典禮,但是在乾清宮舉行的家宴卻也是相當的豪華,這是嘉慶難得的一次擺闊,我們就體諒他吧!當時,皇家的皇子皇孫、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外藩使臣齊聚一堂,其樂融融,氣氛非常熱鬧。
嘉慶難掩喜悅之情,加上身體本來就好,他對自己的健康顯得特別有自信。宴會中,他還幻想着自己七旬、八旬甚至九旬大壽如何操辦。比如,在六旬慶典前,嘉慶就下令不許修建經壇。但由於文武百官再三請求,嘉慶最後還是允准了,從圓明園到西直門之間設立了十三座經壇,引來了無數人觀看,車水馬龍,差點導致了交通堵塞。對此,嘉慶很不滿,他告訴軍機大臣:“將來朕七旬大壽時,不準再設立經壇,以此杜絕繁文縟節和擾民之事。”
可見,當時嘉慶認爲自己活到七十歲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再者,嘉慶在頒佈普免欠糧的上諭中說:“這次普免欠糧,本來是額外之恩,如果小民們希望在七旬、八旬、九旬也有這樣的事就錯了,並不是每十年就會免除一次。所以,在繳納錢糧的時候必須踊躍,各級地方官員切勿藉此暗示百姓拖欠錢糧。”
嘉慶說的七旬、八旬、九旬並不是說自己一定會活到那份上,但由此也可以相信他對自己身體的自信,相信自己是可以像皇考那樣長壽的。然而,現實跟人的主觀願望往往有巨大的差距,壽典之後不到一年,嘉慶就在熱河行宮猝然駕崩。
<h2>嘉慶暴死之謎</h2>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帶着衆人前往木蘭圍場秋獮。
整個過程可以分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熱河避暑、處理政務,這個階段佔整個過程的三分之二;第二個階段便是在秋涼之後,前往木蘭圍獵,圍獵一方面是弘揚滿族尚武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是會見蒙古王公,處理好和周邊民族的關係。
七月十八日早上,嘉慶從圓明園起駕。隨行的包括嘉慶年輕的妃嬪,皇后鈕祜祿氏已經年老色衰,前往熱河不方便帶着她,便讓她留守中宮。隨行的還有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此外,還有皇次子、皇四子和皇長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啓程了,當時誰也沒有料到這將是嘉慶皇帝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