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江山如畫,風雨如晦 (第1/7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道光最信任的兩個宰相,一個是曹振鏞,一個是穆彰阿。曹振鏞是典型的張廷玉派弟子,他第一次系統地提出“多磕頭少說話”的理論,雖然曹振鏞的官場哲學跟張廷玉類似,但是能力遠遠比不上張廷玉。曹振鏞這個人最害怕自己提拔的人超過自己,所以有意識地提拔一些才具平庸的人,這樣這些人就威脅不到自己的地位。而穆彰阿是個大貪官,他與曹振鏞聯手將道光矇在鼓裏。道光居然讓這兩人把持朝政,由此可見他說得雖好聽,但一到實際問題上就是睜眼瞎。
<h2>不錯的小夥</h2>
歷史學家對清朝的衰敗有這樣一個評價:始於乾隆,嘉慶在中間起了一個緩衝作用,到道光手中衰敗開始發揚光大,以後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爛了。
如果我們認爲道光是一個不務正業、荒淫無恥的皇帝,那我們還真錯了。道光這個人跟他老爸嘉慶一樣,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爲什麼他越努力國家越衰敗呢?主要原因固然跟世界大勢走向有關,但也有道光自身的原因。道光雖然很勤奮,但是他的才能真的很一般,別說跟他的祖宗康熙雍正比,就是連他的老爸嘉慶也比不上。
道光最大的一個缺點是不會用人,他的曾祖父雍正曾說:“國家大事用人是根本,其他都是枝葉。”然而,道光在用人方面別說跟雍正比,就是跟父親嘉慶相比也相差千里。道光用人是徹頭徹尾的失敗,這將在後面提到。
肯定有人就好奇了,道光才具如此平庸,他怎麼會當上皇帝呢?
如果說不把道光看成是一個皇帝,而是一個普通人、正常人,那麼道光還是一個不錯的小夥。道光剛出生時就引起了乾隆的注意,這至少說明他剛生下來的時候是一個健康的小孩,長得肯定也不差。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有一件事讓乾隆印象非常深刻。
一天,乾隆帶着大隊人馬到木蘭圍獵,途中發現了一隻鹿,乾隆意興風發,彎弓拉箭,可惜沒射中。再射一箭,還是沒中。乾隆一看,厚着臉皮說:“大家看到沒有,朕剛纔的射法是射不中的,朕故意這樣射是希望大家引以爲戒,不能按照這種射法,現在把這個機會交給皇子皇孫們,射中了有賞。”
皇子們都是成年人,誰敢表現得比老爹箭術高明?但是皇孫們年紀還小,心地單純,紛紛使出渾身本領。可惜沒有一個人射中,直到我們的主人公道光皇帝出場,那時候他還叫綿寧。道光當時只有八歲,連射了四箭,中了三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