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失敗但不屈服 (第5/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彪悍的村民憤怒異常,當場擊斃了六名英軍,並將英軍的屍體綁在石頭上,沉入江底。其中,有一個村民陳亞辰被英軍殺死。英軍看事情鬧大了,趕緊逃走,向領事報告。英國領事立即照會耆英,要求他嚴懲兇手。耆英嚇壞了,立即把英軍的屍體打撈上來,歸還領事。但是新任的廣州巡撫徐廣縉支持鄉民,對英國人說:“自古以來,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你們的人殺害了我們的鄉民,我們鄉民報復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迫於政府高層的壓力,徐廣縉不得不做出姿態,處死三個鄉民。但是,英方對這個結果還不滿意,繼續給耆英施壓。沒辦法,耆英只好要求鄉民們寫一份保證書,保證以後永遠不許濫殺英國人,英國人這才平靜下來。
<h2>廣州人民抵制英軍進城</h2>
中英貿易,在鴉片戰爭以前就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根據長久以來的規矩,英國人是不能隨便進入廣州貿易的,這裏面有嚴格的規定。也正因此,英國人對這種限制非常不滿,認爲中國人對他們不公平,看不起他們。
《南京條約》簽訂後,璞鼎查再次提出英國人可以自由進入廣州,清政府認爲英國人如果不帶兵卒的話,可以進城談公事。鴉片戰爭後,馬禮遜擔任英國領事,他在任上,多次請求允許英國人自由出入廣州,但是沒有結果。馬禮遜逝世後,馬峨接替他。馬峨再次提出這個要求,也沒有結果。馬峨離職後,德庇時接替他,同樣提出這個要求。
德庇時看請求未果,在1847年春,居然率領十多艘軍艦闖入廣州河,佔據十三行灣,讓英軍偷偷爬上中國炮臺,將炮眼盯死,然後以先斬後奏的方式“堅請入城”。道光派耆英與英國人談判,達成協議讓英國人兩年後入城。1849年,德庇時回國,文翰接替他,再次把這事提出來。
耆英當時答應德庇時,允許英國人兩年後入城其實只是緩兵之計,但是在英國人看來,說話就必須算數。他們直接將軍艦開進內河,停泊在十三行灣下面,大有強行入城的姿態。
當時,負責廣州事務的是兩廣總督徐廣縉和廣東巡撫葉名琛。徐廣縉和葉名琛的立場是相同的,順應民心,禁止英軍入城。爲此,他們增設炮臺,加強防守,對衆將士下令,如果英軍強行入城,立即開火。
文翰得知徐廣縉和葉名琛積極備戰,便想出一個計策,讓徐廣縉和葉名琛過來談判,然後將他們扣押爲人質,逼迫清政府允許他們進城。徐廣縉接到談判要求,慨然允許。屬下擔心他的安危,勸他小心。徐廣縉對水師提督洪名香說,沒事的,如果他們扣留我,你們立即攻擊英國船隻,不要因爲我在船上而有所顧忌。
徐廣縉去了以後,雙方還是談不攏。文翰威脅說,如果不給出一個準確的進城日期,你徐廣縉今天就別想回去。徐廣縉說,進城之事是耆英答應的,自己是奉皇上的命令來廣州,沒必要履行耆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