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帝國烽煙四起 (第8/10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捻子正氣勢洶洶地向大清國湧來,在捻子身後是更可怕的太平天國,在太平天國背後,站立着一個瘋狂的廣東人:洪秀全。
先說說捻子吧!
捻子是民間一個祕密的社團組織,據說在康熙年間就存在,甚至有人說在明末就存在。捻子主要是由手工業者和農民組成,在嘉慶年間,他們的活動開始頻繁。捻子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一夥人、一羣人。嘉慶末年(1820年),捻子在安徽、江蘇、山東一帶異常活躍,數十上百人爲一捻,大的捻子甚至有幾千人。很多私鹽交易都是捻子在背後乾的。
捻子恐怖的地方在於他們並不是一支專業的造反隊伍,相反全是一些潛伏派,是民間廣佈的火種。平常的時候,他們看上去就像老實的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一到特殊時刻就搖身一變爲土匪。孫玉庭曾經向道光奏報捻子的危害,道光着令他查訪緝拿,不過捻子的人數太多了,抓到幾個首領對他們不構成任何損失。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捻黨在直隸活動,白天橫行,晚上打劫。清軍前來鎮壓,和捻軍在王家樓大戰。此後又有許多小規模的戰役,這些小打小鬧的戰役就像是熱身賽。雖然由於清軍的鎮壓,直隸一帶捻子活動暫告平息。但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山東捻黨又活躍起來,分批進入河南和直隸。這些捻子雖然沒有對清軍發動大規模的襲擊,但是分散的無孔不入地騷擾更讓人難受,不時發生官銀被劫被盜的事情,搞得這些省份不得安寧。
從分散的捻子轉化爲有組織有預謀的捻軍,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就像是化學反應,需要催化劑。這個催化劑就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
<h2>瘋狂的落第秀才</h2>
晚清歷史上最瘋狂的人莫過於洪秀全了。
洪秀全原名火秀,又名任坤,後來給自己取了個“秀全”的名字。他是廣東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人,出生於一個耕讀家庭。在中國封建社會有很多這樣的家庭,一家人都在種田,供着一個有希望的孩子讀書,指望這孩子將來有一天鯉魚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