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決定天國存亡的北伐與西征 (第2/14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國的構架已經成型了,但洪秀全還不滿意。考慮到太平天國中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洪秀全覺得再窮不能窮了教育,讀書還是要的,於是便開設了天國科舉制度。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不久還是非常尊重讀書人的。
大學問家顧觀光的兒子顧深就不幸落入了太平軍的手中,後來顧深寫了一本《虎穴生還計》,講述了自己在太平天國的經歷。根據顧深的記載,他剛被抓後,說自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什麼活都幹不了。他原以爲太平軍會放過自己,沒想到聽說自己是文人後,他們反而硬把自己留下。太平軍上下對顧深都非常尊敬,他的工作就是文字工作,逢年過節幫大家寫寫對聯,太平軍的領導要寫文書,他就代筆,諸如此類等等。
顧深還頗爲得意地寫道,只要有文書來,這些文盲們都會聚攏在他身邊,畢恭畢敬地聽他讀信。顧深還引以自豪地寫道,他們有不懂的地方,有不明白的道理,都會過來請教自己。
洪秀全很清楚,一個政權不能沒有知識分子,但是知識分子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對於自己的統治是不利的。怎麼辦呢?最好是留下他們的知識,再閹割掉他們的思想。可惜世上哪有這麼美好的事情啊,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出太平天國自己的知識分子。
怎樣培養出這種符合政治需要的知識分子呢?洪秀全有一套辦法,儒家的這些經典書籍還是要讀的,不過在此之前要全面地和諧一番。洪秀全甚至親自刪改儒家典籍,好歹洪秀全也算得上是半個文人。好了,這些刪節版的儒家典籍就是考試的素材了,但是答卷的時候千萬不能過於儒家了,一切要以拜上帝教的宗旨爲準繩,答卷的時候一定要緊扣這個主題。科舉的考官都是太平天國的高層人物,足見太平天國對於科舉也是非常重視的,可惜這些考官往往都是半文盲,而拜上帝教的教義又非常粗俗淺陋。考試如何考出水平這纔是最關鍵的。
太平天國的科舉分爲鄉試、縣試、郡試、省試、天試。雖然洪秀全表現出一副求賢若渴的姿態,但是應試者寥寥無幾。太平軍進城後,讀書人大部分都逃走了,留下的一部分對這個政權不滿,一部分就算真想博取富貴,也擔心考試時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富貴不成反而丟了腦袋。
後來,楊秀清下令凡是讀書人不來參加應試的全部要砍掉腦袋,無奈之下,大家紛紛耷拉着腦袋過來應試。有的人直接交白卷,有的人寫詩諷刺洪秀全、楊秀清,這些人不少被處以極刑。由此可見,太平天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卻讓讀書人退避三舍。
洪秀全的科舉制度最後流於形式,洪秀全之所以不廢掉科舉制度是因爲他覺得有科舉才說明這是一個蒸蒸日上的王朝。有意思的是,太平天國的科舉中榜率實在太高了,只要你進了考場,又認認真真地答完了試卷,一般都能高中,錄取率高達百分之八九十。洪秀全是中國第一個開設女子科考的,這當然也只是個形式,跟拜上帝教男女平等的思想一致。
中國第一個女狀元傅善祥就是在太平天國中高中的,她曾寫過這樣的對聯:“獨手擎天,重建大明新氣象;丹心誓國,掃除外族舊衣冠。”在太平天國中,拿到名次的一般都是馬屁拍得一流的人,只要馬屁拍得好,詞句通不通不要緊。
有一年的解元之所以高中就是因爲寫了這樣一句:“恨不得殺盡妖頭,上答天王之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