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儘管阿列克謝耶夫狂妄的緊,但不等於是個草包,經歷了綏化戰役後,阿列克謝耶夫變的多少有點謹慎了起來。第六軍南下途中並沒有一味的後退,而是且戰且退,營連級的阻擊是天天有,冷不丁還來個旅團級的阻擊,找個地形好的地方狠狠的阻擊上一天,天黑了就撤。
原本從吉林到綏化是有鐵路的,結果第六軍後撤的時候,鐵軌給拔了個乾淨藏了起來,甚至連枕木都沒放過,堆在一起一把火給燒了個乾淨。一路之上帶路兩邊的百姓,早就被轉移的乾淨,東北本來就地廣人稀,俄軍要想就地補給簡直比登天還難。
補給上的困難,嚴重的遲滯了阿列克謝耶夫的作戰計劃,原本預訂六月初發起的攻擊,結果拖到六月中,四十萬大軍的補給才勉強能打一個星期的。爲此阿列克謝耶夫電告國內,請求加大後勤供給的力度,以求在六月底前完成發動攻擊所需補給。
這樣一份電報,自然沒能逃出那些藏在敵後的偵聽處的特務們的耳朵,很快一份俄軍供給困難的情報傳到了餘震的手邊。
成功的完成阻擊任務的第六軍撤下來後,按照軍區的意思開到一處小鎮子駐紮下來休整。前前後後調撥給北洋三傑指揮的部隊,加起來十萬人,退到吉林的時候已經不足五萬,其中半數還是請傷員。可見綏化阻擊戰之艱苦,俄軍在綏化城下打了大半個月,丟下了近十萬人,損失更爲嚴重。二比一的損失說起來也算過得去了,這主要是俄軍在後期學乖了,沒有在像第一天那樣往死衝,動不動就搞集團衝鋒給第六軍當靶子。
一場綏化阻擊戰下來,王士珍等三人算是累趴下了,安頓下來後狠狠的睡了三天,這纔算是徹底的緩了過來。
六月中天氣已經大暖了,初夏的苗頭已經顯出了端倪,難得休閒一天,三位北洋舊將,拎着魚竿跑到附近的河邊釣魚。
三人中間數王士珍手法最麻利,熟練的打了窩子後,端着馬紮坐下,點上香菸耐心的等待着魚漂的變化。
雖然暫時沒事,但是目前東北的戰局還是三人最關心的話題,坐下來開口還是離不開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