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用說那些用屁股指揮腦袋的朝中大臣,就連太子和公主都要爭着搶着巴結張氏兄弟。爲了能夠在仕途上有所斬獲,那些習慣了見風使舵的朝臣早就顧不得讀書人的顏面。就在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琢磨着如何攀附“二張”之時,也有人在尋找機會想要將“二張”拉下馬。
朝廷中,昔日由狄仁傑引進之人以及由武則天自行識拔之人,漸漸地結合成了一個反對張易之兄弟的集團。
在過去,這一集團的鬥爭目標主要針對武氏一族人和其他的新進氏族。現在他們改變了鬥爭的方略,希望將圍繞於武則天身邊的核心人物逐個擊破,先要集中對付“二張”。
由肅政中丞入爲同平章事的魏元忠,結合鳳閣舍人張說、宋璟,侍御史張廷珪,左史劉知幾,正諫大夫朱敬則以及充司禮監的高戩,成爲反對張氏兄弟的先鋒。這時候,狄仁傑等首輔大臣相繼離世,宰相班子中很少再有比魏元忠更有威信的了。
對於武則天寵幸“二張”這件事,魏元忠表現得比其他朝臣更爲激烈,這完全是性格使然。他生來是一個暴脾氣,眼裏揉不得半點沙子。
魏元忠是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人,當太學生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性格剛直之人,從來不去跑關係走後門,做買官要官的事,因而多年未得徵用。當時有左史江融,寫了一本《九州設險圖》,備述古今用兵成敗之事。魏元忠從其學,由於學習刻苦,天賦又好,終於成就了一位有着卓越軍事才能的文人。
他與婁師德、裴行儉相類似,都走文武兼備之路。
儀鳳年間,吐蕃侵擾,他向朝廷投密信言事,長篇數千言表現其雄才大略。他歷數前朝治亂與君主用人的關係,也大膽地指出本朝用人和賞罰的得失,尤其論述了對吐蕃作戰的應有方略。其論宏闊,大氣磅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他的表現很快得到了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授祕書省正字之職,入值中書省。不久,又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在平定徐敬業之亂中,武則天讓他擔任李孝逸軍的監軍。武則天對他認識極準,魏元忠果然極有軍事才能,給李孝逸獻計無不成功。平亂之軍能不失時機地進軍,迅速取得勝利,和魏元忠的獻策關係極大。
魏元忠就此立下汗馬功勞,也表現了他非凡的軍事天才和果勇的作風。平亂後因功授司業正,不久遷洛陽令。當時酷吏橫行,他先後數度受害,首次入獄因平叛有功,被武則天救下,流放嶺南。一年多後剛被召回任御史中丞,又被來俊臣拘陷。面對屠刀他依然神色自若,毫無畏懼之色,這次又被武則天在刀口豁免,流放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