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破不破梅家這個案子,其實對於現在的周楠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現在是大明朝嘉靖三十八年春末夏初,明世宗朱厚璁老先生在位四十六年,也就是說他還有七年就要駕崩。這個大明朝的董事長在位四十六年,有功有過。就周楠看來,此人的功還是大於過的,比如抗擊倭寇的侵略,樹立了中央權威。
但這人喜歡打汞煉氣,大修宮觀修長生法門,糜費巨大,再加上對東南年年用兵,使得國家財政處於崩潰的邊沿。據史料記載,在嘉靖皇帝末年,國庫存銀只餘十餘萬兩。
十萬兩白銀是什麼概念,以大米爲本位換算成後世的人民幣也就一億多塊,還比不上一個揚州鹽商的身家,更別說維持這麼大一臺國家機器的運轉了。
他在位這四十多年間,活生生將仁宗、宣宗、正德等歷代帝王積攢下的那點家業敗了個乾淨。如果不是後來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隆萬大改革,明朝早就亡了。
是人對於自己的錢袋子都會異常敏感,哪怕你是一個富有天下的皇帝。大約是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妙,又不肯削減自己的日常開支,嘉靖皇帝就開了海禁打起了外貿的主意,這纔有後來江浙兩省的改農爲桑。
也因爲開了海禁,隨着葡萄牙美洲殖民地的白銀的大量輸入,有了充足的貨幣供應,到張居正主政期間,纔有以一切賦稅都以白銀計算的一條鞭法,纔有後世的國庫充盈,活生生爲大明朝續命百年。
這一事件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也常常爲史家所忽略。不過,後來有人以嘉靖末年這一歷史事件拍了一部電視連續劇,恰好周楠看過。當然,在真實歷史上,這一條政令的影響並不算大,也沒有電視連續劇中那麼誇張。
剛纔聽到史知縣和師爺們議論今次外察,這才忍不住提了這個建議。
改農爲桑畢竟關係到百姓喫飯問題,不能不慎,肯定會遇到不小的助理。因此朝廷才頒佈了一條獎勵江浙兩省農桑的政令,試試水看看下面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