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謀杜斷 (第1/2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謂房謀杜斷,是指房玄齡的“謀”和杜如晦的“斷”。
房玄齡和杜如晦是李世民手下的老資格成員,甚至可以說是嫡系,除了很早就已經投靠李世民之外,兩個人在玄武門事變中是首席功臣,所以想不得到李世民的重用,都很困難。
和魏徵相比,房玄齡和杜如晦是李世民智囊團中另一類人物,房玄齡擅長謀劃,杜如晦擅長決斷,有人說“房謀杜斷”是專指李世民在奪取皇位的道路上,所展現出來的實際內容,我並不太贊同這個觀點,事實上,兩個人在貞觀初年同爲良相,國家的許多典章制度、政策措施、都是兩個人牽頭研究制定。
史書上將兩個人比作管仲、鮑叔、子產、罕虎,可見兩個人的配合是相當的默契。
兩個人的團結協作,同時也贏得了李世民對他們的絕對信任,相對於兩個人的才能,李世民更加看重臣子之間的團結,因爲只有君臣一心,團結協作,才能使國家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
可以說,在所有的臣子中,李世民最放心的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之間的配合。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二月,房玄齡和杜如晦分別被任命爲尚書左、右僕射,兩個人同時撐起了李世民的宰相班子,上任之初,李世民就將選拔人才的重要事情交給了兩個人,而且是絕對的信任,李世民對兩個人說道:
“你們身爲宰相,一定要廣求賢良之士,依據個人的才能授予相應的官職,這是你們的職責。”並且下令:“尚書省所有的事情都聽兩個人的安排,有大事需要請示朕的,先請示兩位僕射。”
要知道,房玄齡和杜如晦可是剛剛被任命,在宰相這個位置上,還沒有做出任何成績,而李世民對他們的信任就已經超過了對其他人的信任,我想除了他們是李世民的嫡系、除了兩個人的才能之外,李世民看重的是兩人良好的協作所產生的那股“合力”。
同年十二月,在房玄齡的主持下,制訂了官員考覈法,確定了以“四善”、“二十七最”等九個等級的考覈辦法,爲貞觀時期吏治清明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