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強大的對手 (第4/5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宇文融的上疏其實是在提醒皇帝,吏部的選官問題根源是在張說那裏,因爲吏部是歸張說的領導,張說即使沒有徇私舞弊,也應負領導不利的責任。
高!實在是高!整個奏疏雖然沒有提到張說兩個字,卻又不禁讓人聯想起張說,這就是傳說中的殺人於無形。
當然宇文融並沒有奢望用一封奏疏就可以搞到張說,不過在他看來,這封奏疏一定會讓皇帝陛下將吏部選官不公的責任拍到張說的頭上,而宇文融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宇文融再耐心等待李隆基的反應,他堅信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在第一時間等來的卻是個攪局的人。
這個人是時任左庶子的吳兢。
在李隆基決定採取宇文融的方法選官時,吳兢的奏疏也遞到了李隆基那裏:
“陛下枉信讒言,不信吏部的主管官員,不是爲君治民推誠感人的方法。從前陳平、邴吉是漢朝的宰相,尚且不覈對錢穀的數目,不審訊鬥死的案子;何況是大唐的皇帝,怎麼可以代替臣子做臣下拴選的事情?這件事希望陛下能夠重新委任主管的官員,停止現在的拴選。”
之所以說吳兢是攪局的人,是因爲他並不是張說一派的人,他的上疏純粹是出於公心。但宇文融從吳兢的奏疏中,卻看出了他有意似無意的攻擊自己,替張說開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