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強大的對手 (第3/5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爲在張說看來,剛剛成功策劃完封禪大典的他纔是這個朝廷中最紅的人,現在宇文融居然敢搶他的天王寶座,依張說的性格豈能善罷甘休。
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張說在面對宇文融的時候,總是擺出一副領導的架子,對宇文融進行指指點點。不僅如此,《資治通鑑》上記載說張說厭惡宇文融的爲人,而且擔心他過於紅的發紫,從而影響自己在朝中的天王地位,所以張說每次在上朝的時候,只要宇文融發言,張說必然站出來反對,進而壓制宇文融。
史書上沒有記載宇文融針對張說的挑釁有什麼反應,在他最終使出殺招之前,並沒有像張嘉貞那樣挽起袖子準備和張說掐架,從這一點來看,宇文融的素質還算不錯。但前邊我說過,宇文融的表面特長是理財,隱藏特長是整人。在張說咄咄逼人的時候,事實上宇文融那和善的外表下,早已經下定決心扳倒張說。
不過張說作爲老臣,能夠在遠離朝廷八年還能回來,並且一舉成爲炙手可熱的人物,宇文融明白他絕非等閒之輩,要想扳倒張說必須首先進行試探性的攻擊。
開元十三年(725年)十二月,宇文融第一波攻擊開始。
當時李隆基懷疑吏部選舉考試不公平,而這次選期又迫在眉睫,此時宇文融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上疏李隆基請求把吏部分爲十拴。這個建議得到了李隆基的認可。二十五日,李隆基下令讓禮部尚書蘇頲等十個人掌管吏部的選事,考試結束後,立即將試卷送到皇宮內院,吏部的負責人不得參與本次選官的事宜。
表面看起來,宇文融好像再一次爲皇帝陛下排了憂解了難,但這一次和他治理農民流亡的問題顯然動機不一樣,因爲從權責歸屬來講,宇文融等於是在拆張說的臺。
前邊我們說過,開元十一年張說在李隆基的批准下,將五個大部門並在自己的中書省門下,其中就包括吏部。宇文融身爲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其實對於吏部選官這件事,他可以有兩個選擇,第一是以御史中丞的名義,從監察的角度直接上疏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見;第二則是利用戶部侍郎的身份按照程序,先和頂頭上司張說進行商量。
按照正常邏輯,宇文融至少應該賣張說個面子,先把自己的意見告訴張說,然後讓張說上疏皇帝,但現在宇文融偏偏選擇了第一種方式,由此可以推斷出他的真正目的其實是在攻擊張說。
領導又如何?戶部侍郎只是個兼職,發工資的是御史臺!怕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