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姿態 (第1/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無論王毛仲是恩寵還是被賜死,李隆基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這場鬥爭對於李隆基來講充其量是清除了一個不安定分子,所以李隆基並不是最受益的人。
史書上記載,高力士此時更受李隆基的寵信,李隆基曾經說過:“力士值班,我睡的安穩。”所以從王毛仲倒臺開始,高力士則很少離開朝堂,朝臣呈上的奏章,都先由高力士閱覽,如果是小事情高力士可以不請示李隆基直接做主,當時金吾大將軍程伯獻、少府監馮紹正等很多內廷成員爭相和高力士結拜爲兄弟。
用《資治通鑑》上記載的四個字來總結當時高力士的地位,那就是“勢傾內外”!
從很長時間以來受王毛仲的欺壓,到現在的勢傾內外,可以看出這場鬥爭的最大受益者當屬高力士。
而高力士的背後則是整個宦官集團,所以在開元十九年初這場鬥爭落下帷幕之際,其實是宦官集團地位再上新臺階的標誌。
如果說開元初年宦官的地位開始提高,那麼現在以高力士爲首的宦官集團開始掌握了內廷的實權。
問題的關鍵是宦官集團藉助皇帝之手清除了王毛仲,已經達到了目的。從李隆基的一貫表現來看,很少誅殺臣子,這一次爲什麼卻對王毛仲大開殺戒?而且是在做出貶黜的決定後追加賜死。
王毛仲是走到永州(今湖南永州)時被賜死的,從長安到永州不是個短距離,那我們不禁要問從王毛仲離開京城到永州的這段時間,是什麼原因促使李隆基決定改變主意將他賜死呢?
對於這個問題,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所以我們只能發揮邏輯推理的力量,來還原李隆基當時內心深處的想法。
按照常規的邏輯來推斷,一定是王毛仲走後,高力士怕有一天李隆基懷念起王毛仲又將他召回(參看宇文融的經歷),畢竟是曾經的發小兒,所以在李隆基面前想法設法的繼續詆譭王毛仲,讓李隆基將王毛仲賜死。而此時高力士已經成了內廷的一號人物,備受寵信,所以李隆基言聽計從的改變主意賜死王毛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