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姿態 (第2/3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表面上看來,似乎存在這種可能。但如果仔細研究前邊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現這種可能僅僅侷限於理論。
在高力士慰問完王毛仲回宮如實覆命的時候,李隆基表現出了對王毛仲的嚴重不滿,所以高力士纔不失時機建議李隆基及時除掉王毛仲。請注意高力士用的是“除掉”兩個字不早除之,必生大患),而不是“外貶”。換句話說,在那個最能激起皇帝憤怒的的關鍵時刻,高力士已經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然而在李隆基後來下達的詔書中,將王毛仲判爲外貶,也就是說高力士雖然建議殺掉王毛仲,但李隆基並沒有採納,這至少說明在王毛仲離開京城之前,李隆基並不想對這個自幼跟隨自己多年的奴才痛下殺手。
值得注意的是,高力士作爲皇帝的貼身人員,能夠很長時間以來得到李隆基的信任和寵愛,並且逐漸成爲內廷的一號人物,除了性格溫和,辦事得力之外,一定還是個能夠走心李隆基內心世界的人,至少很多事情必須要揣摩出皇帝的心思,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自己清楚的表達殺掉王毛仲的意思,而皇帝陛下沒有采納的情況下,以高力士的性格和經歷來看,他是不可能再厚着臉皮繼續勸說李隆基一定要殺掉王毛仲的。
所以,李隆基追加賜死王毛仲的原因,並不是來自於高力士這個外因,而是在王毛仲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李隆基對這場內廷的風波並沒有停止思考,相反他卻用自己那顆敏銳的心去不斷揣摩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事實上,在我看來,李隆基改變主意決定賜死王毛仲,是因爲他經過冷靜的思考後,感覺應該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一種姿態,一種讓以高力士爲首的宦官們感覺他們纔是內廷中獨一無二的姿態。
不可否認王毛仲一黨被貶後,高力士等宦官們更加備受寵信,但從政治鬥爭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李隆基,深切的明白要想使自己永遠不再受政敵的威脅,唯一的方法就是讓政敵從這個世界上永遠消逝,當年韋皇后、太平公主就是最好的例證,所以換位思考,李隆基能夠體會的到宦官們此時的所思所想。
對於這個問題,絕不是你給宦官們多少賞賜、多少權力就能解決的問題,雖然在王毛仲走後,李隆基說過“力士值班,我睡的安穩”之類的話,我相信這也是再給高力士喫定心丸,但只要王毛仲存在,以高力士爲首的宦官集團心中就會一天都不踏實。
因爲從王毛仲的經歷中,宦官們已經悟出了所謂的恩寵,猶如皇帝手中的玩物,今天可能是你,明天可能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