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權臣固政 (第3/14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牛李黨爭”的本質就是兩黨結黨營私,進而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這一點上以李德裕爲核心的“李黨”與他在奏疏中列舉的朋黨性質相同,不過從某種角度而言,李德裕復相後首要的任務是要抑制宦官的特權。
抑制宦官
李德裕復相後,頗得皇帝李瀍的信任倚重,而且牛黨勢力暫時受挫,使得李德裕逐步成爲朝政的掌控者。但事實證明,即使沒有牛黨,李德裕同樣面對來自不同勢力的挑戰,這一次挑戰他權威的是內廷之臣,具有擁立李瀍之功的宦官仇士良。
李瀍成功登上皇位,作爲神策軍右軍中尉的仇士良以其擁立之功,顯得更加囂張跋扈。在李瀍即位之初的開成五年(840年)二月,爲了答謝仇士良的擁立之功,李瀍下詔晉封仇士良爲楚國公。會昌元年(841年)二月,又賜給仇士良記功碑牌,並下詔命令曾經擔任宰相的右僕射李程爲其撰寫碑文。八月加封仇士良爲觀軍容使,統領神策軍左、右兩軍。
觀軍容使這個職位全稱觀軍容宣慰處置使,是由宦官監軍發展而來的軍職。前邊介紹安史之亂時,我們說過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圍攻相州,唐肅宗李亨以郭、李二人資歷相當難以互相節度爲名,以宦官魚朝恩爲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監九軍,成爲圍攻相州的實際軍事統帥。安史之亂平定後,魚朝恩奉命出任天下觀軍容使,等於成爲全國軍隊的總監軍。
在魚朝恩之後,宦官中還沒人擔任過觀軍容使一職,仇士良是繼魚朝恩之後第二個出任這個職位的宦官,同時這也標誌着他的權力達到頂峯。
按說身爲內廷之臣的仇士良與身爲外臣的李德裕,本質上不應該有什麼衝突,而且李德裕八年的時間沒在朝廷,和仇士良也沒有什麼交集,雙方本可以和睦相處,但是爲什麼隨着時間的推移,雙方形同水火呢?
雖然李德裕有結黨營私的一面,而且打擊政敵絲毫不手軟,但實事求是地講,他和仇士良的矛盾,起因在於仇士良的心態失衡。
會昌二年(842年)四月,李德裕率領羣臣爲李瀍加尊號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就在朝廷籌備這個月的二十三日在丹鳳樓舉行加尊號大典時,朝廷中有人向仇士良通風報信,說李德裕和度支使正在討論起草皇帝陛下在接受尊號後所要頒佈的赦書,其中內容之一是要削減神策軍將士的軍衣口糧和馬匹草料。
仇士良聽完後勃然大怒,他當即對部下進行部署,說如果真是如此,等到皇帝陛下發布大赦的那一天,我就帶着神策軍在丹鳳樓前大鬧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