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黨爭終結 (第1/11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寵衰之間
李忱成功繼承了皇位,這個先前始終在韜光養晦中修煉自己的“光叔”,在當上皇帝后立即着手解決朝廷中突出的矛盾問題。在他看來,目前困擾朝廷以及影響決策政令的制約因素,主要是很長時間以來形成的黨爭問題。
李忱清楚地知道要想成功解決黨爭問題,整治黨派魁首是關鍵。由於宰相李德裕在會昌年間輔佐武宗李炎在威制回鶻、廢佛運動等一系列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武宗李炎對他十分倚重。而李德裕也是承受惠恩,權勢非同一般。所以李忱成功即位後,有意以李德裕爲切入口去解決黨爭問題。
正是因爲李德裕在武宗李炎時期的尊寵地位,才造成了他最終悲劇性的結局。因爲會昌年間朝中大小政事,武宗李炎幾乎無一例外地徵詢李德裕的意見,以至於達到唯李德裕之言是用的程度。可以說,因爲資歷的原因,李德裕當時儼然有大權獨攬的傾向。
如平定澤潞之亂、反擊回鶻的軍事行動,基本上是由李德裕出謀劃策,然後通過武宗李炎頒詔發號施令,《舊唐書•李德裕傳》記載:
自開成五年冬回紇至天德,至會昌四年八月平澤潞,首尾五年,其籌機宜,選用將帥,軍中書詔,奏請雲合,起草指蹤,皆獨決於德裕,諸相無預焉。
上述記載說明了李德裕在武宗一朝具有絕對權威。正是因爲武宗的絕對信任,使得他遇事極少找其他的宰相進行商議,即使偶爾召開會議討論大政方針,最終也必須按照李德裕的意圖去辦,所謂開會討論不過是走個形式。因此武宗一朝的宰相雖然名義上不是一個人,但由於李德裕的大權獨攬,其他宰相班子成員全都成了陪襯。
武宗李炎讓李德裕走到了政治生涯的頂峯,同樣因爲秉政日久,高高在上,也讓李德裕養成了遇事唯我獨尊的執政習慣。很多執政大臣雖然敢怒不敢言,但對李德裕的不滿已經十分嚴重。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朝廷的朋黨之爭,並未因李德裕的專權而得以緩解。李德裕充分利用自己的絕對權威大力提攜本黨成員,進而打擊排斥牛黨。如牛黨成員崔鉉、杜悰曾經身居相位,就是因爲和李德裕分屬兩個水火不容的派系,最終被排擠出宰相班子,崔鉉出任陝虢觀察使,杜悰出任劍南東川節度使。
李德裕這樣不遺餘力地打擊牛黨,讓當時的朝臣頗有怨言,認爲李德裕這是在逐步毀掉朝廷。會昌五年(845年)十二月,李德裕對給事中韋弘質上疏論事的隨意處置,在朝廷內引起公憤,也使得他自武宗李炎即位以來的尊貴地位第一次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