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野村先生,我在50年的公職中,從未見過這樣厚顏無恥的文件!"
―――美國國務卿赫爾,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一小時。
共和曆前二零六年一月一日元旦,殷商兵團的營地來了一位瑪雅人,宣稱自己是代表泛瑪雅城邦聯盟的神聖使節,然後他死了。
一些對東方文明懷有偏見的南美歷史學家說:這說明殷商是一個野蠻落後的未開化民族,狡黠、邪惡,缺乏對國際法最起碼的尊重。他們對於瑪雅文明的侵襲,就如同蒙古對南宋、匈奴人對拜占庭、科西嘉人對奧地利一樣,是下等民族對高度文明國家的蹂躪。
而事實上,這起事件只是文化衝突(TheCultureClash)所造成的一個早期悲劇案例。
瑪雅人的觀點和世界大部分文明一樣,認爲使節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形象;但不幸的是,他們的審美觀卻如同瑪雅文一樣,呈現出一種非線性混沌狀態。即使是在瑪雅文化圈內的每一個城邦,他們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與鄰近城邦迥異。
研究者對這種奇異的文化現象作出長達數年的深入探討,最後一位生物學家發現:瑪雅人這一特點源自於類似卵生動物的習慣,他們會將第一眼看到的東西視爲最完美,並近乎病態地加以膜拜。比如一個瑪雅城邦以牛皮癬爲美,那麼他們祖先第一眼看到的是穿山甲;另外一個瑪雅城邦以鼓腮幫子爲美,那是他們祖先第一眼看到的是青蛙;還有一個瑪雅城邦名字叫哈馬祖爾,毫無疑問,他們的祖先看到的肯定是白蟻女王。
事實上,統一瑪雅城邦的審美觀比統一瑪雅城邦本身還困難,後者至少在理論上還存在可能。
因此,在瑪雅使節出發之前,泛瑪雅城邦聯盟的代表一致認爲要把他打扮的漂亮點,纔不會丟臉,但什麼纔算漂亮,卻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大爭論。按照習俗,瑪雅使節需要紋身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於是所有的代表都堅持要求刺青要體現出健康向上的審美觀;結果紋身圖案改來改去,始終無法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