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上) 第二十章 碧蹄館 (第5/19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這一場碧蹄館的前哨戰,雙方最多隻能說是打了一個平手,客觀地說,明軍還略佔優勢。
戰鬥結束以後,明、日兩軍都停止了繼續前進。明軍發現日軍越打越多,開始對“漢城無兵”的情報產生了疑惑,不敢輕舉妄動。
而日軍此時的戰場最高指揮官是黑田長政,他用兵極穩,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他看到前面的明軍居然把立花宗茂都嗆回來了,便打消了追擊的念頭,用麾下五千人擺出防禦的姿態,等待着小早川隆景的到來。
雙方進入了第一次對峙。
這個時候的李如松,已經在趕往碧蹄館的路上。
查大受在擊退了十時連久的第一次進攻以後,便在反擊前給他送來一份情報,說敵人弱勢,宜快速前進。李如松在二十七日早間帶着十來個家丁匆匆離開,臨走前只顧得上給其他人傳個話,叮囑他們隨後跟進。
要說這位將軍也實在不像話,你性子再急,也實在不該只帶十幾個人就上路,好歹等部隊集結一下再說吧。六年以後在蒙古戰場上,李如松輕軍深入,再次因這樣的衝鋒在前,於撫順渾河附近中伏不幸陣亡,終年五十歲。這實在是性格決定命運的最好典範——死得有點諢。
李如柏、張世爵接到李如松離開的消息,也都紛紛上馬追趕。他們倉促間也未集結部隊,只帶着幾十個親兵前往,其他部隊沒了統一號令,只得陸陸續續三五成羣地前進,跑得一路都是。只有楊元留在坡州鎮守,沒有隨他們前往。
大約在上午十點左右,李如松在半路又接到了朝鮮信使帶回的查大受第二封信。這封信與第一封信的內容完全相反,說日軍數量很多,與明軍正在激戰,要求後方儘快來支援。
李如松雖然對遼東軍的野戰能力十分有信心,以至他壓根就沒想過退卻和暫緩前進,但身爲一名戰術素養極好的指揮官,查大受的這份報告還是使他想到,前方情況有可能出現了變化,很可能是漢城的日軍數量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