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七章 去與留 (第3/8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鮮國王李昖一見到李如松,恭恭敬敬向他叩了三個頭。以國王之尊向一位提督叩頭,這已經大大超越了禮數的規格。李如松嚇了一跳,趕緊把李昖攙起來,說我因爲糧草不繼兵馬多疲,沒有徹底把日本人趕走,真是太慚愧了。
接下來兩個人拉了半天家常,李如松人之將走,其言也善,拽着李昖絮絮叨叨叮囑了半天,說要擊敗倭寇,一定要兵精糧足云云,還指點朝鮮人在慶尚、全羅兩道應該如何防守。這時候一位朝鮮大臣張雲翼站出來大聲問:提督這一次西歸,就再也不回來了嗎?”李如松肅然道:“倭寇還沒打完了,我怎麼可能不回來呢。”
李提督食言了。他在黃州見完李昖以後,繼續帶人朝西撤去,在九月十二日渡江回到遼東,結束了在朝鮮爲期九個月的征程。回國以後,因抗倭有功李如松被加太子少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五年以後,李如松在一次與韃靼人的戰鬥中輕軍深入,戰死於渾河,終其一生再沒有踏入過朝鮮半步。
在他回國之後,朝廷裏不停地有言官上書,批評他一心求和喪權辱國。此後歷代對於李如松的評價,衆說紛紜,朝鮮史書固然沒什麼好話,中國史書上也對他評價不高,貶多褒少。
必須承認,李如松在朝鮮確實有很多污點,比如他對南兵不遺餘力地打壓;比如他對朝鮮大臣們的惡劣態度;比如遼東軍在朝鮮的軍紀劣跡斑斑;他在後期消極避戰的舉動,也廣爲人所詬病。
但李如松在朝鮮戰場上的功績同樣不容抹煞。在他入朝之前,李朝只能龜縮在平安道一角苟延殘喘;在他入朝之後,三都八道相繼光復,日軍被壓縮到了釜山一地。一名將軍,以數量少於敵人、補給劣於敵人的軍隊克復三都,轉戰三千里,這無論如何都可以稱得上是名將了
無論是日本史書還是朝鮮史書,都把日軍的最後退縮歸功於李舜臣與朝鮮義軍,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評價。李舜臣和朝鮮義軍從日軍入侵開始以後一直在奮戰,戰術上的幾次勝利卻未能削弱日軍在戰略上的優勢。即便是李舜臣在海上奇蹟般的反攻,也只是延緩了日軍的推進速度,並沒從根本上扭轉局勢。
真正的戰爭拐點,恰好是在李如松入朝之後。
除了平壤之外,李如松沒有跟日軍打過幾仗,戰績上不那麼漂亮。可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戰功”,在他的指揮之下,明軍對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外線壓力,這種壓力讓日軍在戰略上逐漸陷入被動,迫使他們從進攻轉入防守,並最終不得不撤退——要知道,這可是四萬缺衣少食的明軍對十萬日軍的戰果。
《孫子兵法》裏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意思是說,擅於打仗的人,別人看不出他多麼足智多謀,也數不出什麼煊赫戰績,但他總能悄無聲息地引導自己的軍隊立於不敗之地,讓勝利看起來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