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1592(下) 第十六章 蔚山血戰(上) (第5/14頁)
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到了權僳的保證以後,楊鎬與麻貴帶着大軍繼續南下,於十二月十八日抵達義州。楊鎬找來接伴使李德馨,說我們大明雖然擅於查探,可這裏畢竟是朝鮮人的地頭,不如你找幾個本地人跟隨我軍斥候,前去偵查。李德馨一拍大腿,說我手底下有一個降倭,叫做呂余文,土生土長的日本鬼子,腦子好使,只要您能多給點銀子,派他化妝回日本人潛入蔚山,豈不是更好?
楊鎬一聽,言之有理,依言而行。於是日奸呂余文跟着明軍斥候宗好漢先行一步,化妝成日軍士兵奔蔚山而去。
明軍大部隊在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慶州。慶州距離蔚山只有八十里路,到了這裏,等於正式進入戰區。他們在這裏略做休整,到了次日,呂余文風塵僕僕地回來了,還帶回了一份大禮。
呂余文見到楊鎬以後,從袖子裏拿出一張地圖。諸將一看,不由大喜,原來這是一份詳細的蔚山佈防圖。
日軍在蔚山的主力,並不在蔚山城內,而是在北側的島山之上。島山海拔五十米,位於蔚山山區的丘陵地帶,北面被平山洞、上安洞、感校洞、伴鷗亭幾處險峻之地環繞,南邊與蔚山城隔太和江相望。若敵人自北攻來,欲佔蔚山,必先跨越島山。
在這裏,加藤清正爲了防止明軍襲擊,早早地修建起了一座倭城。,海拔五十米左右,背靠山壁,只有一條水路通往太和江。這座倭城完全依照日本風格修築,又是大建築師加藤清正親自主持設計,所以修得異常堅固。不僅城體全部用石頭壘成,城內一丸二丸三丸千饒百回,還在城外山坡上圍起三重木製柵欄和一重土牆,把整個島山倭城裏三層、外三層地包裹住。在島山外圍,還有伴鷗亭、太和江水營等八處營壘,可以彼此呼應。
島山倭城與外界交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走陸路到彥陽,再去釜山;還有一種是從太和江走水路,前往西生浦。在明軍抵達的時候,這座倭城還未完工,加藤清正本人在西生浦督運建築材料,在城中督工的是加藤安政、鍋島直茂和太田一吉,指揮着守軍和朝鮮勞工拼命修築着。
楊鎬看到呂余文的這份情報,大喜過望。敵人的底細還沒開戰就被掀了個清楚,這場仗看來是沒什麼懸念了。他欣然拿起一支硃筆,在地圖上劃了三條線。
第一條攻擊線直指島山,李芳春、高策、彭友德三協兵分三路,目標是把島山城團團圍住;第二條攻擊線是吳惟忠,他率領南兵前往梁山,以阻截可能趕來增援的黑田長政;第三條攻擊線落在了太和江上,由盧繼忠的兩千兵馬封鎖江面,防止敵人從水路來往。楊鎬還加派董正誼部前往南原,增加對順天日軍的壓力。
十二月二十二日,諸部都按照楊經略的方略開始進軍。遼東軍和宣大軍的馬隊浩浩蕩蕩地朝着蔚山開去,而吳惟忠帶着所部三千南軍,急匆匆地朝着梁山開進。不過他沒有想到,隊伍夜半出發,凌晨剛到彥陽,就碰到了日軍敵人——島山之戰的第一場戰鬥,便以遭遇戰的形式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