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李乾順還是比較有作爲的皇帝,必須要處理。耶律淳才小志疏,天祚帝昏庸無能,只有一個耶律大石,微臣會請他來東京做客。”
“恩,你辦事,朕還是放心的。”趙玉道:“下去吧!”
……
讓歐陽驚訝的是,身爲中書侍郎的張邦昌竟然也是和談使團中。說實話,歐陽是很敬佩張邦昌的,按照吏部記載看,其當知州到使相二十幾年,竟然只有一項功績記錄在案。這樣的人也只能有這麼一個,歐陽就不用說了,普通知縣也有開渠、增產糧食、加收稅利,安撫地方等一些似似而非的名頭。即使翰林院也有兢兢業業的說法。而李邦昌唯一的功績是因爲他在宋徽宗時候上表,取崇寧、大觀兩地的物品來做旗幟。
難道是趙玉特意拿來給自己免死金牌開葷的?後來一問禮部侍郎,原來才知道中書侍郎是使團中很重要的成員。和談中,中書省是要負責草擬和約的,左右相不去,當然要下一級的人物去了。
歐陽雖然官小,但是差遣大,是欽差。和歐陽一起去契丹的很多是歐陽的老熟人。曾經一起出使過西夏的官員。歐陽本着廢物利用的原則,第一天出行休息就把張邦昌叫到了自己的房間。
但歐陽沒想到張邦昌的臉皮實在不薄,進門就先歌頌歐陽的功績,大拍歐陽馬屁,說歐陽是棟樑之才,前途不可限量等等。歐陽不爲所動,因爲這是比較客觀的對自己定位。等張邦昌口渴時,歐陽才道:“本欽差一直以爲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是真理,比如說李邦彥。所以本欽差想請張大人利用自己所長幫本欽差一個忙,幫好了重重有賞,幫不好的話,本欽差手邊有丹書鐵券,要對你乾點壞事。”
張邦昌立刻起來拱手道:“欽差大人說賞賜就差遠了,誰不知道欽差大人一心爲國爲民分憂,所行之事都是關乎國家的大事。只要欽差大人吩咐,風裏來,雨裏去,下官絕不皺眉。”
……
歐陽其實早就猜想到遼人會和談。黃龍府一破,不僅是女真人受不了,遼人也將宋軍戰鬥力提升到新的高度。繼續抵抗意義已經不大,更何況宋人竟然能在嚴寒的冬季進行大規模作戰,這點是契丹人無法做到的。而遼國朝廷腐朽不堪,沒有什麼真正的有志之士,只要好好保障他們的利益,他們是不會反對被統治的。歐陽知道接下來工作重點已經不在是軍事行動,而是拓展版圖,安民生息,保持地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