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雖說南方土地產糧的潛力,能夠承受上億甚至更多的人丁消耗,但是這些土地,用四五千萬人就勉強耕種,江淮地區工礦及運輸業一直在迅猛的發生,但到啓元二十年,國內工礦及運輸業容納的勞動力也就一千萬稍多一些而已——單純從勞動力而言,雖說土地能夠承載,還是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大量的剩餘人口。
西北疆是苦寒之地,願意移民西北疆實邊的人不多,需要中樞財政拿出大量的補貼纔可行,而大量剩餘人口則以海外十六個都督府爲核心,往南洋地區進行遷移。
將永興年間也計算在內,到啓元二十年近三十年間,濟州、盧加、普丹、佛僧羅十六個都督府容納的移民就超過當地土著,高達四百萬人,而以十六個都督府向周圍諸國遷移的海外移民差不多也有此數。
比起向南洋地區的主動移民,截止到啓元二十年,往西北疆及東北地區的實邊移民,還不過一百二十萬人,中樞還爲此付出上千萬銀元的代價。
佛僧羅從啓元十四年才設立海外都督府,到啓元二十年,移民佛僧羅的江淮民衆就高達二十萬人。殖商銀莊、南洋船社與都督府以極廉價的價格向江淮移民出售肥沃的土地,六年時間在佛僧羅島兼併或開墾棉花種植園總量高近千萬畝,成爲江淮棉紡工業最重要的原料產地之一。
到啓元二十年,黑水洋、南洋船社名下登記註冊的五百噸級以上商船就高達五千艘。
除靖海水師,東南水師之外,黑水洋、南洋船社裝備三級主力戰艦的護衛艦隊與諸都督府護衛軍,亦成爲新帝國在海外最爲重要的軍事力量。
比起黑水洋、南洋船社這種軍政財商結合的特殊勢力體不同,殖商銀莊要稍稍單純一些。
早初殖商銀莊用六百萬畝賞功田所置換出來的兩千萬銀元的資本金,到啓元二十年激增了二十倍,達到四億銀元,這還沒有將過去二十年向股東發放近兩億銀元的錢息計算在內。
淮東錢莊的實力跟規模比殖商銀莊還要大一些,資產金達到六億銀元,此外濟州銀莊等數家規模稍小,後期纔得到發展的銀莊,資本金亦在千萬銀元到近億銀元不等,資本實力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