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隆基上書細數歷代科舉弊政,以爲國取良才唯由,提出糊名制的建議。
太平公主一黨對於此番變故,預料不及,沒有做充分準備,而且李隆基所言所說直指科舉弊政,小小的改變,不費多少物力財力便能改變風氣。這種好事,也沒得辯解。
李旦拍板釘釘,同意糊名制的提議。正式打開了唐朝科舉公證的大門:自此以後,唐朝科舉以公證爲主要發展前提,一步步走上了正軌。而歷史上科舉走到這一步是在宋朝……
這點是裴旻始料不及的。
除了科舉糊名制的改動,另外一則消息才真真正正的震動朝野。太上皇李旦提意:由李隆基巡行邊疆……
一個皇帝在皇宮裏得不到實權,現如今還要調離國都,巡行邊疆。
一時間朝野紛紛揣測李旦的真實用意:是真的要李隆基巡行邊疆,以揚國威,還是將身爲皇帝的李隆基調離京師,另行廢立之事?將損失降至最低?
風波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