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朝遭受着衝擊 (第1/17頁)
冬雪心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3>1. 世界體系的棄兒</h3>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在16世紀之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往來基本上處於一種平等狀態。可是進入16世紀後,這種平等漸被打破。雖然當時古老的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這種萌芽在中國古老文明自身的巔峯狀態下,猶如一抹淡淡的虹光稍縱即逝。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歐洲卻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空前巨大的變革。經過14世紀的資本主義萌芽之後,西歐的幾個先進國家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時期,進而成功建立了由資產階級掌控的國家政權,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近代文明。
馬克思和恩格斯詳細剖析過資產階級的本質,也說過它在“新時代的商業民族中的發展,是和暴力掠奪,海盜行爲,綁架奴隸,征服殖民地直接結合在一起的”。就是從這個起點開始,西方開始不自覺地將目光瞄向了東方,甚至踏上了尋找中國、征服中國的歷程。
從15世紀末到道光皇帝繼位的三百多年中,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荷蘭人先後踏上過中國的領土,他們企圖用強硬野蠻的姿態,迫使中華帝國屈服,進而開始殖民擴張。但那個時候無論是大明帝國還是大清帝國,都還可以搬出自身存下的老底兒,與西方列強相抗衡,直到當時擁有“世界工廠”稱號的英國到來後,互成均勢的局面才被徹底打破。
應該說,英國人很早就有了踏上中國領土的願望,早在哥倫布發現中南美洲的同時,英國人也企圖尋找一條從西方通往中國的道路,到16世紀末,英國女王已經開始直接參與尋找中國的活動。例如1583年,伊麗莎白女王派遣一個名叫約翰·紐伯萊的商人來到東方尋找印度和中國,並親自寫了一封致中國皇帝的信,在信中伊麗莎白雖然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中國皇帝,但依舊用了“最偉大及不可戰勝之君主陛下”這種極盡恭維的稱呼,而且在信中表明瞭希望和中國通商往來之意:
……吾國忠實臣民約翰·紐伯萊,得吾人之允許而前往貴國各地旅行……吾人認爲,我西方諸國君王從相互貿易中所獲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屬陛下之人均可獲得。此利益在於輸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輸入吾人所需之物……(望)給予吾人在與貴國居民貿易中所極需之其他特權……
上述這封信可以算作是英國寫給中國皇帝的最早的交流信件,遺憾的是,當時紐伯萊只是輾轉到達了印度,未能到達中國,因此這封信也沒能傳到中國皇帝的手中。
13年後,伊麗莎白又派遣本傑明·伍德作爲自己的使臣,準備沿着好望角航道來華。據歷史記載,這一次女王再次親筆書寫了一封誠懇的信,而且她對中國皇帝似乎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將對中國皇帝的稱呼升級爲“偉大中華之國最強力主宰者,亞洲各部及附近島嶼最主要之皇帝陛下”,信中再次提出請求中國予以通商的特權:
今求至尊之陛下,凡我國人來貴國某處、某港、某地、某鎮或某城貿易時,務賜以自由出入之權……使其得享受自由特典及權利,與其他國人在貴國貿易所享受者,一無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