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自韓岡的大哥、二哥同時戰歿之後,僅僅過了三個月,他的大嫂就被孃家叫了回去,還一起帶走了二十畝的嫁妝田【注2】。依禮制,夫死後當有三年孝期,可在西北邊陲也沒那麼多臭規矩。韓岡只從雲娘那裏聽說,原任大嫂過了年就要再嫁人了。
如果沒有融入原主的記憶,韓岡也許會對此很驚訝,但既然已經把記憶融會貫通,他便只覺得理所當然。理學如今還是提不上臺面的學派,世間更沒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丈夫死後,還在生育年齡的寡婦再嫁極爲常見,就算本人不願,孃家也會逼着走。
若是哪位寡婦能帶着大筆家財出嫁,那追求者甚至能踏破門檻。真宗朝曾有張賢齊和向敏中兩位宰相,爲了爭娶一個有十萬貫嫁資的寡婦,將官司打到了天子面前,鬧得朝堂雞飛狗跳。世風如此,矢志守節那是沒影的事。
韓岡拿起筷子,低頭喫着自己的病號餐,一如往日的羊肉粥和小菜。每天早中晚三餐,花樣都是不變,韓岡也沒有怨言。他知道父母的辛苦,更知道這些來得有多麼不容易。
韓千六、韓阿李喫得比兒子簡單得多。與這個時代的普通農民們一樣,韓家平日裏的菜譜很是樸素單調,滿滿一碗看不到幾滴油腥的素湯餅——其實就是麪條,只不過宋時凡是跟麪食有關的食物都要綴個“餅”字——再加上幾個炊餅。
注1:中國古代的習俗,正經人家的婦人閨名向不公開,外人相稱多是用孃家姓。前面加個阿,或是後面跟個氏,出嫁後再冠上夫姓。一般來說民家用前一種稱呼,而官戶人家則是用後一種。如文中韓岡之母,孃家姓李,夫家姓韓,便喚作韓阿李,等韓岡有了官職,可以封贈父母的時候,就成了韓李氏。再如八仙傳說中的何仙姑,正是北宋時人。當時有一道奏章曾提到她,其中便稱她爲“永州民女阿何”。
注2:在宋代,婦女的財產權受到法律保護,出嫁的嫁妝在離開夫家的時候也能隨身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