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岡雖然站在人羣的最前面,卻一副懶怠困頓的樣子,完全沒有沾染到半點在周圍人羣中彌散的狂熱或虔誠,這也是爲什麼李師中只一眼,就把他從千百人中認出來的原因所在。
——“畢竟是張橫渠的弟子。”李師中不禁感嘆。
張載雖然官位不高,資歷也遠遜於李師中,卻是天下聞名的鴻儒,對禮制自然早已融會貫通。如今的祭春儀式與古制大不相同,還有許多媚俗的改動,難怪承襲張載之教的韓岡,會當作笑話在看,全然不放在心上。
“難得的俊才啊……”李師中的感嘆終於發出了聲,引得站在他身邊的幾人看了過來。李師中眼神一凜,讓他們立刻低頭避過。
視線重又投到韓岡的身上。韓岡所修纂的傷病營制度規程,去年臘月初被呈了上來,放到了李師中的案頭上。
李師中猜測韓岡也許是抱着“寧厭之於繁,勿失之於簡”的想法。他修纂的制度規程總計有六大項、七十餘條細則,共兩萬多字,厚厚的一摞五六十頁,如一卷書一般。那份制度規程中,從外部建築到內部陳設,從日常飲食到傷患救護,從作息規則到安全保障,與傷病營相關的方方面面的細節都有涉獵。
李師中只是隨手翻了一翻,單是字數就嚇了他一跳。北宋與千年之後的時代不同,千字上下的文章纔是普遍情況。過了萬字,就號稱萬言書,不是普通讀書人能信手寫出來的。而韓岡只花了一個多月,便是兩萬字之多。而韓岡在扉頁中還明確說明這只是試行條例,具體的條款要在試行的過程中逐步加以修訂。
儘管這份規程看起來繁瑣了一些,但每條每款都自有道理,無一條可刪改。能把這些方面都考慮到,李師中只覺得韓岡根本不可能才十八歲,四十八歲的老行吏還差不多——將規程中涉及的各個方面的學問都融會貫通,而且還留有加以修改的餘地,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個還未有過任何實務經驗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