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路明一聽,當即滾下騾子,哭拜在地上:“官人大恩大德,路明粉身難報。父母生我,官人救我,官人就是路明的再生父母!”
韓岡聽得寒毛根根倒豎,如此奇人當真難得一見。他趕緊跳下馬,將路明扶起來,“使不得,使不得,韓某哪裏當得起!”
路明又重重地磕了一個頭,方纔起身,抬着袖子擦着臉上不知何時擠出來的淚痕。
路明繪聲繪色的表演,韓岡心中暗贊。他其實本對這位免解貢生沒有什麼好感,只是看到一名儒生路遇坎坷,順手幫上一把,也是情理之事。既然是惠而不費之舉,幫一下又無妨。但現在看來,路明當真是個妙人。而且在韓岡想來,他既然是免解舉人。自然有過多次前往東京應舉的經驗。人頭熟,道路熟,有他做伴,也可算是個嚮導。
一行重新上路,往着京兆府趕去。
一路上,路明拉着韓岡談詩說詞,費盡心力地想表現一番。只是這水平基本上是在陝西路貢生們的平均水準之下,韓岡聽着有些不耐,但猶裝出饒有興致的樣子。
而當韓岡把話題轉往軍事水利方向的時候,路明又大吹鬍吹了一通瞎話,連一邊的劉仲武都聽得搖頭。很快,路明自知肚裏無貨,便又把話題轉回到詩詞歌賦。過了一陣,不知怎麼的又扯到了歷年進士科舉時的應試考題上去了。
“晚生第一次入京,還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一科,有參大政的王介甫【王安石】,有做翰林的王禹玉【王珪】。都是跟晚生極好的。晚生尚記得王介甫的那句‘孺子其朋’,好好的一篇文章,就給這四個字毀了。從考場出來時,相熟的幾人互相一說,都是嘆息王介甫用錯了詞,連王介甫自己都搖頭。最後也沒錯,一個狀元就這麼飛掉了。”
胡扯!韓岡半點不信路明會是身臨其事。
王安石的“孺子其朋”,是寫在殿試時的考卷上。因爲這是周公旦教訓周成王的話——小子啊,朋黨害政,尤宜禁絕(少子慎其朋黨)【注1】——而看考卷的人是仁宗皇帝,他都做了幾十年的皇帝了,哪可能喜歡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拿着周公的話把自己當晚輩般教訓?雖然不會黜落,但還是從第一降到了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