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張戩記得韓岡家世並不好,甚至不是書香門第,更不能與種建中那等將門弟子相比,但就是因爲如此,才顯得不到二十便引動天子頒下特旨的韓岡是如何不簡單。
“玉昆你能同時得王韶、吳衍和張守約三人青眼,才學當是不差,怎麼不安心下來多讀兩年,也好考個進士出來?”
“秦州雖大,卻也擺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韓岡感慨着,“外有西賊肆虐,內有蕃部不順,年年烽煙不斷,怎能安心讀得下書去?”
韓岡的話惹得張戩頷首稱是。當年李元昊舉起叛旗,張載同樣有着投筆從戎的心思,若不是有范仲淹、韓琦一衆名臣來鎮守關西,動盪的局勢也容不得張載、張戩安安心心地讀書下去。“既然玉昆你是王韶所薦,那應是爲了開拓河湟嘍?”
“正是當年子厚先生首倡之議!”
“開拓河湟,錢糧、人馬都要千里迢迢地轉運過去,秦州百姓便要受罪了。”有個知兵的兄長,張戩當然對開拓河湟的戰略有所瞭解,其利弊亦是心知。
“……總得試上一試!一旦真能收服河湟蕃部,秦州便爲腹地,生民也便不用再受戰亂之苦,這是一勞永逸。”韓岡年輕的臉上透着堅毅,“其事雖難,若是還沒有做過便放棄,心中總是不甘心!”
這話若是由他人說出,張戩必然拍案怒斥,而程顥也要搖頭,語重心長地開始勸誡。但韓岡是張載的弟子,並非外人,年輕人的衝勁卻是讓張戩和程顥看着喜歡。即便他說出的話有些幼稚,但想來也是因爲太過年輕,思慮不足的緣故,不是本心上有錯。
只不過河湟之事,得王安石之力甚多,張戩和程顥這時又想起稱病請郡的王安石。心道“王介甫若去職,韓玉昆的職司,也許要生變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