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次梁乙埋領軍南下,也是被逼着打起先發制人的主意。原本與他作對手的郭逵被替代陝西宣撫韓絳替代,領軍的又是慣來愛冒險的種諤,東人在橫山的動作越來越大,這手已經卡到大白高國的脖子上了。再不有所反應,橫山難保,銀夏怕是也要丟了。
“綏德……”梁乙埋低聲念着自己折戟沉沙的地方,宋人有了這座無定河畔的城池,就等於在橫山有一個穩固的據點。不但鄜延路的防線大幅向北延伸,同時也震懾了周邊的蕃部。據梁乙埋所知,橫山南麓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蕃部與宋人暗通款曲。
橫山不容有失,丟了橫山,銀夏也保不住。沒有了銀夏,這大夏國的國號還如何能維持下去?所以梁乙埋打定主意,要綏德以北的無定河畔築城。當初所築八堡就貼着綏德城,故而被一日攻克。今次再築城,他便打算離綏德城要遠一點。而在綏德城北六十里,有一個適宜築城的好去處——羅兀。
儘管從南方回來的細作說,宋人也準備在羅兀築城,但相對於綏德,一下向北躍進六十里的築城計劃實在太過荒謬,宋人過去從來沒有這麼築城的先例,梁乙埋覺得韓絳和種諤應該沒有瘋。
不過羅兀的確是兵家要地,位於唐時撫寧古縣之北,一個喚作滴水崖的地方。崖石險峭,高出地面十數丈,原本就有個小寨,作爲烽堠之用。梁乙埋去年在綏德建堡的時候,也考慮過此處。不過因爲擔心他從綏德城下退縮六十里,會惹來國中的議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誰能想到,最後事情兜兜轉轉,城寨的位置終究還是定在了羅兀。
只是要想在羅兀築城,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慣用的聲東擊西是少不了的,不牽制住其他幾路的宋軍,得到支持的鄜延路,肯定會派出路中主力來破壞築城的計劃。而梁乙埋盡起國中大軍,便是要爲羅兀城保駕護航。
東朝的關西緣邊四路,西側兩路的不易攻打。秦鳳有郭逵坐鎮,涇原有蔡挺主持。儘管梁乙埋今次領軍對外號稱三十萬,實際也動用了十一萬大軍,但他決不想去啃硬骨頭。秦鳳、涇原他都會派偏師牽制,而主力還是放在環慶和鄜延交界處的大順城上。
梁乙埋曾經在東朝時臣面前自稱過國中控弦五十萬,但實際上隨時可以動用的兵力只有十五六萬。所謂的五十萬,是把國中從十六到六十的男丁都算上的數字,動員上一次,國力沒個一兩年都無法恢復。眼下的十一萬大軍,已是西夏國中大半兵力,即便是興靈要地,也就只剩三五萬兵在防守着。
壓在梁乙埋肩膀上的擔子沉重得讓他都難以支撐,一旦失敗,就是萬劫不復。在分出了築城軍和幾支偏師後,被他帶着南下攻打大順城的,仍然超過了六萬。而護翼在他身側的也是國中最爲精銳的環衛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