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得沒錯,正是因爲貪功!”苗授盯着火盆中跳動着的明紅色火焰,同樣明亮的焰火也在他的瞳孔中閃耀,“任福、葛懷敏,哪個不是因爲貪功才丟了性命?而相對於官軍,西賊就很少會喫埋伏。他們出來征戰,僅是求錢糧財帛而已,盯準了肥羊搶一把就走,遇上危險那就繞行。不想着博取功名、爭權奪利,便不會跳入陷阱……”他突然一聲嗤笑,“這大概也可以算是無欲則剛吧!”
韓岡喃喃地揣摩了一陣,起身向苗授道謝:“多謝都巡指點。”
苗授的確是在指點韓岡,他的話其實已經很隱晦地向韓岡說明了伏擊爲何會失敗。
韓岡是把這羣吐蕃人當作了跟自己以及他所熟悉的秦州文武官員來設計,但除了禹臧花麻等地位最高的幾人外,剩下的其實不過是些強盜罷了,根本不會爲了戰功而讓自己身陷險境。
前面設伏時韓岡竟然忘了這一茬,讓吐蕃人跟在後面揀了一堆便宜。一直到了伏擊圈,看到追擊的對象都已經把身上的東西都丟光了,這羣吐蕃人失去了追殺的理由,所以纔會乾淨利落的退回去。若是少讓人丟些東西,也許韓岡所設計的對象,真的會一直追到伏擊圈中。
“強盜的思維邏輯當真是讓人難以理解。”韓岡心裏想着。大宋周邊的蕃部,一直以來都是把漢人當作肥羊來宰割,靠着劫掠來的財富滿足自己的慾望,不論契丹,還是党項,都是一般無二。在韓岡看來,這些蕃人都是些養不熟的餓狼。
不過自從澶淵之盟後,契丹人就收手不幹了,因爲他們已經有了旱澇保收的歲幣,而且他們從南京道——也就是幽燕之地——的漢人手中,也能收取大量的稅賦,不需要因爲錢財之物而跟大宋鬧翻。
但西夏這邊,卻並沒有南京道這樣富庶的土地,而時有時無的“歲賜”,卻是逼得關西遭到年年入寇的主因。因爲韓岡對西賊絕無好感,故而便能一刀斬了野利徵。不過也爲了避免日後的麻煩,他纔會把這份功勞送給瞎藥,這樣就不會有人對他說什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笑話了。
相對於契丹、党項,吐蕃人早在唐時,就已經在搶掠漢人的財富了。比起建立了遼夏的民族,吐蕃纔是領先數百年的老前輩。尤其是在舊年鎮壓西域的吐蕃王國滅國之後,殘存在河湟之地的吐蕃人做慣了強盜,只剩下劫掠這一簡單粗暴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