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葉祖洽、上官均、陸佃這十幾位點檢試卷,用了三天的時間,去批改總計五千餘份的考卷。他們以批改墨義帖經爲主,兼及策論。因爲是檢查有着正確答案的墨義,批改起來只耗眼力,卻不用費神思量,基本上一個時辰,就能過去五六十份,平均一人三百多,不到四百多試卷,兩天就批改完畢。多花的一天,是將批改過的試卷互相交換,檢查其他人批改得是否有錯誤。
僅是通過墨義帖經這一項,就一下刷去四千多人。除了一些策論文章確實好到讓人難以釋手的卷子,沒有達到二十七條中格這道紅線的貢生,便全數被黜落了——雖然之後還有一次複覈,但能起死回生的卷子,幾乎不會有。
最後送到考試和覆考那裏的卷子,就只剩一千餘份。考試官六人,覆考官四人,這兩道關口,主要是評判史論一部。加上點檢試卷,三方的評分如果相同,便沒有什麼可以說的,若是不同,則呈交主考。這一項評判,就比較耗費精神,前後一共用了六天才宣告結束。
就在以明法科爲主的諸科考試,全部結束,特奏名進士考試開始的時候。覆考官也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工作,將最後剩下的近五百份卷子送到了曾布、呂惠卿等人的手上。
其中有兩百餘份沒有爭議,連過三關被確定可以中格的卷子;另外還有兩百多份點檢、考試、覆考三道評判之間不相合的試卷,需要四位知貢舉來敲定。
四個主考要最後敲定四百名【注1】進士,耗費的時間更甚點檢、考試和覆考。曾布、呂惠卿、鄧綰、鄧潤甫四人各自默不作聲地翻閱着考卷,廳中一時間只能聽到沙沙的紙張翻動聲。也只有看到紕漏過甚的卷子,拿出來當個笑料;或是有什麼出色的詞句,念起來交流一番。
時已近晚,確定了取中的試卷已經有了大半。就要到喫飯的時候,鄧綰突然呵呵地笑了起來。
呂惠卿聽見他笑得奇怪,擱下筆,扭頭過去問道:“怎麼,又看到什麼有趣的卷子了?”
鄧綰拍了拍卷子:“有趣倒說不上,但寫的是不錯。只是這份卷子多質而少文,不是河東舉子,便是解自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