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年前的殿試題目,天子問的是如何使如今的朝政臻至三代之治——“生民以來,所謂至治,必曰唐虞成周之時,《詩》《書》稱其跡可見……要其所以成就,亦必有可言者。其詳著之,朕將親覽焉”——也即是如何變更舊時法度,一掃朝中積弊,讓趙頊可以做一個明君。
今年題目不會偏離這個大方向太多。當然,大方向並不是指變法,而應是針對過去幾年施政上的問題,讓新科進士們暢所直言。考覈進士們的治政水平,徵集改進朝廷施政的手段,並向來自四面八方的士子們,詢問各地新法施行的真實情況。
尤其是最後一條目的,瞭解如今天子性格的王韶和王雱,都給了韓岡一個肯定地回答。幾乎可以確定,天子不會放過這個瞭解地方政事的機會。
猜題猜得八九不離十,韓岡自然知道該怎麼去做。針對性的去模擬幾篇策問,王韶看了之後,還不忘幫着韓岡改上一改其中的詞句。
不得不承認,通過詩賦出來的進士,文學水準就是遠遠高過只明瞭經義的韓岡。即便十幾年來,再沒有考中進士前那般用心苦讀,但王韶的一番修改之後,韓岡模擬的幾篇策問,頓時吟誦起來琅琅上口,而內蘊的含義也因此讓人感覺着一下深刻了許多。
韓岡只讀了一遍,當即便對王韶拱手一揖:“樞密之才,韓岡自愧不如!”
“玉昆,你以後還是在經義上多下下功夫,至於詩賦……”王韶搖起了頭。他倒不是在嘲笑韓岡,但沒有天賦就是沒有天賦,韓岡在詩賦上的水平,其實比自家不成氣候的二兒子強不了多少。
“當年嘉祐二年的進士中,張子厚和程伯淳,都不是以詩賦名世,名次其實排得也很靠後。但他們如今都是天下有名的宗師,玉昆還是學着你的兩位師長,揚長避短爲好。”王韶安慰似的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