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吳充今天不知第幾次擱下了手中的筆。桌上堆着的公文足有尺許,等待他批覆的軍情文案一封接着一封的從承旨司送來,但他面前的公文只見增高,不見削減。
但承旨司那邊並沒有來催促,吳充樞密使的身份不提,另外,承旨司的前任長官,前樞密院都承旨李評也就在吳充這裏。
李評是娶了太宗女兒萬壽公主的李遵勖的孫子,算是外戚出身。極受天子寵信,常常留他下來聊天。但李評極端敵視新法,沒少在趙頊面前攻擊免役法等事,王安石几次三番要將其治罪,都給趙頊保了下來。不過在兩年前,李評私改樞使文牘被王安石抓到,將之逐出了京城,外放保州爲官。
李評在外任官兩年不到,便被吳充找了個由頭召回了京城。新黨這一段時間,都忙於應付市易法和旱災帶來一系列攻擊,根本無心理會這等小事,使得李評順順利利地就重新回到了開封府。
李評被外放的保州【今保定】位於河北,吳充設法將其召回,自然有一番用心在。只是吳充卻沒想到,竟然有人先行下手,看情形他的親家應該熬不過去了——而這人,竟然還是一名城門小吏。
“真沒想到城門還有一個侯贏般的人物。同在大梁城中,相隔千年,足可相輝呼應。”李評雖是外戚,任着武職,但口才和才學都不差,要不然也不會在與趙頊聊天時,“上色未嘗不歡也”。
吳充身爲樞密使的矜持讓他不便放聲大笑,但仍是忍不住抿着嘴:“王介甫如今衆叛親離,曾布是一樁,鄭俠也是一樁。”
“樹倒猢猻散,正是這個道理。”李評笑道:“下官方纔聽宮內傳來的消息說,昨夜官家拿着流民圖一夜都沒閤眼,長吁短嘆,幾至淚下。官家爲百姓憂心如此,我輩如何能妄食俸祿,而不想方設法爲天子解憂?!”
“自當如此。”吳充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