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是六頭大象起步,繼而開封令等六引導駕,清遊隊百餘騎夾道而行,前隊儀仗兩百餘人持朱雀、黃龍、風伯雨師雷公電母等旗,與太常前部鼓吹——笙、簫、笛、笳、鼓、鉦——又數百人緊隨其後。
然後司天監、持鈒前隊、前部馬隊、步甲前隊、前部黃麾仗、六軍儀仗、引駕旗、御馬、班劍儀刀、五仗、左右驍衛、左右翊衛、金吾細仗、左右衛夾谷隊、捧日、奉宸,十幾二十隊總計上萬人一批批地穿過宣德門,沿着御道向南過去,導駕官纔開始起步。
通事舍人、侍御史、御史中丞左右分行。正言、司諫、起居郎、起居舍人同樣分行左右。在後面諫議大夫、給事中、中書舍人、散騎常侍爲大駕玉輅的先導,而兩名宰相,是導駕官最後一隊。
等到緊跟着導駕官的殿中省儀仗的大傘、雉尾扇、華蓋等器物過後,載着天子的玉輅纔在御馬的拉動下啓動。
玉輅之上,當今大宋天子端坐着,彷彿廟裏的塑像一般。
天子的玉輅還是從唐高宗顯慶年間傳下來的舊貨色,已經有四百年的歷史,多少代皇帝經手。雖然之前整修過一次,但畢竟是幾百年的老古董,一動起來就是吱呀作響。趙頊坐在上面,不但搖晃得有些難受,而且冷得厲害。
這玉輅四面透風,只有一層輕薄的紗帳遮住御容。外面的視線穿透不進來,可子夜的寒風卻能毫無遮擋地吹進玉輅之中,懸在紗帳上的小鈴叮叮噹噹地響着。不比尋常的馬車,座位下面還能放着小暖爐,天子玉輅從來都不考慮這些舒適上的問題。只想着如何裝飾精美華貴,符合天子的身份。
左青龍、右白虎,龜背爲紋,四角欄杆有圓鏡、鳥羽。就是連根支撐黃蓋的柱子油畫刻縷、金塗銀裝,各色陳設世間所無。可趙頊坐在上面就是覺得冷。
趙頊不是沒有考慮過造新的,前年——也就是熙寧五年——就新造了一輛玉輅。在除夕的時候放在大慶殿前,準備在第二天正旦大朝會上展示。不過天降橫災,搭在玉輅外面做遮擋的棚子竟然倒了下來,將新玉輅給砸壞了。天意如此,趙頊也只能老老實實坐着四百年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