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過用煤炭就煉不出好鐵,韓岡就不知道到底是爲什麼了。
好罷,其實韓岡對於鋼鐵工業的認識,僅僅侷限於高爐鍊鐵,平爐鍊鋼,爐渣可以廢物利用,這些教科書中出現過的常識。僅此而已,對箇中技術完全是一竅不通。高爐、平爐的模樣都記不太清了。
對了,鍊鐵的原料是鐵礦石和石灰石還有焦炭,這也是教科書中插圖的功勞。另外他還知道,焦炭是煤炭乾餾後的產品,副產品則是煤焦油和煤氣。至於其他,真的是一頭霧水了。只能靠着這個時代已經出現的技術和專家。
“是不是石炭的產地不合適?”韓岡問道。
“並不是北方水土不合。論鐵性,契丹鑌鐵爲最上。下官記得不知慶曆還是皇佑年間,也就是仁宗皇帝還在位的時候,北使賀正旦的禮物中就有鑌鐵。”小爐作的作頭譚運答道:“只是五行金木水火土,要鍛鐵鍊鐵,五行都不能缺。可石炭煉出的生鐵,卻是五行缺木,故而少了韌性。”
韓岡暗暗地搖了搖頭。這個理由肯定有問題。他當年述說醫治骨折傷時,就拿着五行之說作爲論據,如今都已經被寫入了太醫局的醫書。想不到眼下,鍊鐵的事上也跟五行摻和上了。
小金作作頭緊跟着:“若說石炭,如今北方人家家中,絕不下於柴薪的使用。下官記得關中用得也很多,就如延州【延安】,尋常人家幾乎都不用柴草了。”
韓岡對延州記憶猶新,當年他可是被王安石和韓絳逼着去了那裏。對延州堪比後世的空氣質量更是記憶深刻:“沙堆套裏三條路,石炭煙中兩座城。延州人的確都是用着石炭。”
“開封也是一樣。”譚運接口道:“開封用得起木炭的盡爲富貴之門,宮裏更是多用不生煙的貢炭。不過尋常人家用的就都是懷州【今河南沁陽、焦作】九鼎渡運來的石炭了,就是因爲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