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舍人。”臧樟進來後先行了禮,“不知舍人喚下官來此,有何吩咐?”
“只是有些事要詢問一下管勾。”臧樟在軍器監中的地位不低,要不是他的官身是靠着打鐵得到的,就算接替白彰留下的軍器監丞的職位,也不會在監中引起異議。對於這樣的一位技術官僚,韓岡都是保持着幾分敬意,“板甲局籌備完畢,板甲也開始按照預定目標每天出產。我昨日面聖時,已就此向天子稟報過,天子也說這事的確做得好。”
看了眼臉上泛起喜色的老工匠,“不過有些事想必管勾你也聽說了,若是板甲局的作坊過些日子遷往京城之外,不知你能不能安排妥當?”
臧樟有些遲疑,“其他倒沒什麼大問題,人也好、作坊也好,遷過去就遷過去了,只要有份活幹,哪裏不是生活。再說,離着京城也不遠。就是生鐵的事,如果遷到水邊,肯定就是日夜不會熄火。那時候,作坊中取用的生鐵能不能供得上來?”
“徐州的生鐵應該沒有問題,實在不行還有相州和磁州。”
“利國監的鐵礦就那麼大,徐州能送來的生鐵數目可能湊不上。相州和磁州從礦坑到水路的距離要遠過利國監,用得又是石炭,成本太高,質地也不好。”臧樟說道,“而且去年天下鐵課才五百萬斤啊,連英宗皇帝的時候都不如,那時可還有八百萬斤!”
“治平年間的鐵冶可有‘私人承買’?現在各地礦上的冶戶不都是改成了官府抽分。鐵課少一點很正常,但總產量還是增加的。”
正如臧樟所說,如今全國的“鐵課”總數每年是五百萬斤——這裏的“課”是課稅——比起英宗時的八百萬斤少了近半。但這是因爲朝廷對於鐵冶管理制度進行了改變的緣故。各地的礦監依然還是官府控制,但最底層的開採和冶煉漸漸地都變成了私人承包制——“召百姓採取,自備物料烹煉,十分爲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許坑戶自便貨賣”出產以官二民八來抽取——也就是生產出來的生鐵官府抽兩成當作稅收,剩下就讓坑戶自己販賣。
從工業化生產的角度來說,將礦石冶煉交由私人承包,其實是種倒退。可從管理上來看,將最爲繁瑣的採掘和冶煉外包出去,卻是省了朝廷的許多人工,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從事冶煉這個行業。比起舊時的冶戶受到官府欺壓,而戶口不斷流失的情況,要強了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