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精窮墳典,倡行禮義,見在鳳翔府橫渠鎮教授,聚徒百餘人……”
趙頊摸着上脣處的髭鬚,低頭看着御桌上的一封推薦張載入國子監擔任判監的奏章。
“……其學尊禮貴德、體天明道,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黜怪妄,辨鬼神……”
這個評價可是高得很啊。趙頊心中想着。
如果這是韓岡的奏疏,那一點也不會讓人驚奇。可在這份奏疏的落款之處,赫然是王珪的名字。當然,在趙頊的案頭上,也有韓岡推薦張載的奏疏,還有呂大防推薦張載的奏疏。
韓岡一心要舉薦張載入經義局,呂大防的三個兄弟都在張載門下,他們舉薦張載是在情理之中,怎麼連王珪也一同來湊起了熱鬧?
趙頊一時間有些想不通,韓岡到底是什麼時候走通了王珪的門路。但從趙頊對朝局的瞭解中,推薦張載一事,韓岡在政事堂中,恐怕也只能找到王珪這一個助力——王安石是絕不可能讓其他學派的宗師,來干擾到新學在京中的統治地位。
一杆硃筆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猶豫再三,趙頊也沒有決定到底要不要讓張載入京任職。
這並不是要顧及王安石的問題,還關係到朝廷推廣教化的根本大計。
以張載如今的聲望,也的確當得起國子監中的任何一個職位。韓岡這位弟子的表現,更是讓人期待起張載會如何教導那些個心高氣傲、桀驁不馴的太學生們。而且早在韓岡之前,張載就已經名滿關中,陝西士子聞風影從,這點趙頊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