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有。”燕達又搖頭:“打下門州,就能與交趾人隔江對峙了。”
章惇瞥了一眼韓岡,韓岡會意開口:“就在昨天,思琅州的洞主也已經啓程,邕州城中所有的洞主都已經返回本峒。依照計劃,他們將會用最快的速度向交趾腹地進兵——爲了比他人搶到更多的戰利品,蠻部洞主們不會耽擱。但官軍也要儘速南下,壓制住交趾軍的主力,以防止蠻軍被各個擊破。”
章惇再望向燕達,只見他在安南行營中的副手繼續搖頭,“戰事有大帥、副帥運籌謀劃,末將等只需依命行事。”
燕達的態度說是恭順也可以,說是有幾分腹誹,也同樣合理。不過章惇和韓岡都不在意,就算燕達並不心服口服,只要他沒有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那就已經夠了。
燕達本身是聲震天下的名將,擔任着徵南行營兵馬副總管一職,又是屬於軍中高層的橫班成員,只是因爲身爲武將,在主帥章惇,以及副帥韓岡兩名文臣的壓制下,他對於南征交趾的方略和戰策,都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
對於這個待遇,燕達也早有心理準備。章韓二人都是如今有名的通曉兵事的文臣,要想從他們手上搶到一份決策權很難。跟着打就是了,如果章惇、韓岡的方略有所差池,那他也不介意趁機拿回一部分決策權。
只是讓他站在一邊點頭應是倒也罷了,章惇和韓岡竟然提拔了多名行營參軍,來處理軍中諸多事務。有本屬於經略司和行營的屬官、將校,也有章惇、韓岡甚至燕達本人的幕僚。他們作爲行營參軍,參與草擬軍中大小事務,甚至詳細到行軍路線、糧秣安排,由韓岡本人主持,並交由章惇拍板,至於燕達,則只有參與發言的資格,並不比行營參軍強多少。
召集軍中將校、屬僚,共同謀劃方略、戰策,如此行事,其實幾年前燕達就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