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la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岡在方城縣待了兩天,跟汝州知州方靜敏坐着新修好的有軌馬車在六十里的軌道上跑了一回,便掉頭返回襄州。
搖晃的燈光下,韓岡低頭翻看着自己的文稿,而王旖坐在他的旁邊,也在看着一部草草裝訂的書稿。她神情專注,嘴角邊帶着清淺的笑意。
韓岡手中鬆散的稿紙上全是點畫刪改的痕跡,這是他用炭筆寫在白紙上的初稿,而且還是從左至右的橫排書寫。十年來,眼睛裏都是看的豎排文字,橫排寫起來甚至都有些不習慣了,不過日後如果是關於數學、物理方面書籍,插進公式後,感覺還是橫排比較合適。
不過拿在王旖手中的第二稿,則是韓岡重新用毛筆謄抄過一遍,已改爲了豎排。畢竟韓岡現在想做的只是科普而已,通過新書向世人灌輸自己的理念。這就決定了他不能在文稿中插進讓普通人感到難以理解的公式和方程。
韓岡依稀還記得,後世某位著名的科學家在他那本同樣著名的科普書籍中曾經說過,科普書中公式每多上一條,銷量就會減少一半,韓岡只盼望着自己的書能傳播得越廣越好,該留在專業書籍中的,最好還是留在專業書籍中。
就像當初他利用《浮力追源》,作爲他執掌軍器監後的第一聲衝鋒號角,自此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並奠定自己在工器營造上的權威地位,也順便挖上幾個坑,達成一些政治性的目的。
韓岡現在想要做的,也是打算使用剛剛寫好的新書,在現在和未來,在政治和學術,在朝廷和民間,在天子、朝臣、士人和百姓們心中,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地位。
不過要達成這個目的,一本書是不夠的,所以這一次,韓岡準備拿出來的並不是一部書,而是兩部。
一部是關於地方官府應對災疫的針對性的手冊。這是韓岡一直想寫的。遠在他撰寫軍中衛生條例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想法。
一個幅員萬里的國家沒有說哪年沒有大災大疫。但大部分的親民官——直接治理着一方水土,爲天子牧守億兆元元的官員——卻都是進士出身,詩賦經義水平不錯,爲了撰寫策問,也有去學習農事水利,比如《齊民要術》和《水經注》等等,但一旦遇上乾旱、洪澇、地震、蝗蟲、瘟疫、饑荒這些災害,到底該如何應對,誰也不可能有地方有機會去系統性學習,而且也沒有一本合適的參考書,一般只能靠經驗、靠慣例,比如免稅放糧什麼。